接受平凡


 

 

今年辽宁省的高考作文,是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的内容是: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事尽心尽力,却得不到承认和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它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不过,沙子得一定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我想先就年轻人最后的疑问,接下去:老者说,是的,人群就像沙滩,每个人就像一粒沙子。一粒沙子很容易被认出,融入沙滩就很难找到。而珍珠因为与众不同,很容易被认出。只有使自己成为珍珠,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毫无疑义的。当然由沙子变成珍珠,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机遇,二是磨砺。

作文材料其实是一个很土气的故事,没有新奇的意境,没有跌宕的情节,但看过后却很耐人寻味,感触多多。毫无疑问,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上,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绝大多数人都平凡如沙,当然,也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成为不平凡的人,成为炫目的珍珠。当然,由平凡人成为不平凡人,就如沙子变成珍珠一样,同样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机遇,二是勤奋,缺一不可。生活中的我们,就像沙滩上的一粒沙,需要耐得住风吹日晒,需要等待难得的机遇,需要在漫长的等待中磨砺、煎熬,不屈不挠,努力奋进,才会有一天河水涨潮时,进入河蚌的身体,才能成为蚌母亲孕育的闪耀着光辉的珍珠。只有当你变成了光彩夺目的珍珠,你才能被别人承认和尊重,才显得弥足珍贵。

在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个问题,网上有些文章中写道,当海水涨潮时,沙粒遇到被潮水涌到海滩上河蚌,于是就有机会变成了珍珠。这是不正确的。《新华词典》中关于蚌的解释是: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有两扇坚硬的石灰质的壳。生活在淡水中。肉可食,壳可制装饰品或供药用。有的蚌,壳内能产珍珠。由此看来,蚌是不可能生长在大海里的,它只能生长在内地的河湖水泊中。

话又说回来,这世间的沙子并不是都那么幸运能变成珍珠的,但是每一颗沙粒都有它的梦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它们的梦想不一定都要变成珍珠,有的要去建筑高楼大厦,有的要去防洪筑坝,有的要去构筑防敌的堡垒……不论做什么,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人也是一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于拿破仑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最为反感。难道当将军就伟大,做士兵就渺小吗?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普通一兵。他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连毛泽东主席都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你能说雷锋不伟大吗?雷锋传人郭明义是一位普通工人,他多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努力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扬,你能说他不高尚吗?如果像拿破仑说的那样,士兵们都想当将军,都去当将军,那麾下没有士兵的将军,岂不成了光杆司令?

人生路上处处荆棘密布、坎坷重重。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要悲观失望、轻言放弃,而应该像长跑运动员那样,坚持下去,勇往直前。也许前程永远不能如朝霞般绚烂,也许成功的喜悦永远与你无缘,也许你勤奋地拼搏一生而一事无成,但是,如果你不去勤奋地工作,努力地奋斗,肯定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接受平凡吧,朋友!不能成为耀眼的珍珠,就去做一粒有用的沙子,嵌镶在高楼大厦上直面人间冷暖,见证世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