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收诺基亚占了便宜,让埃洛普当头且慢


 

/陈永东

 

微软收购诺基亚消息一出,所有小伙伴都被其不到72亿的价格惊呆了。三大疑问出现:收购后微软有戏吗?原来的诺基亚怎么办?微软会让埃洛普当CEO吗?

 

一、收购后微软有戏吗?

 

这是最难判断的事儿。现在能做出基本判断的是:微软的收购价太便宜了——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购买其10年期专利许可证,共计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

 

当然,笔者自己提了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还是试图谈谈自己的想法。

 

可以这么说,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求之不得,因而若收购成功则微软肯定是满心欢喜。因为,在所有可能被收购的品牌中,诺基亚可谓最受微软青睐。更何况,在埃洛普的“调教”与“策反”下,诺基亚已经成了微软WP系统的附庸或依附者。

 

或者这么说,在所有可能的收购对象中,只有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对微软的帮助最大。

 

对于微软而言,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最大的利好是,可以在拥有诺基亚品牌及销售渠道的同时,充分利用实力仍不小的诺基亚硬件平台一心一意地搞自己的WP终端,避免原告双方同床异梦、三心二意,避免之前诺基亚或多或少的抵触与不听使唤。

 

从目前的形势看,WP智能手机的份额应该有一个上涨的过程,三年内有可能会从目前3%左右的份额上涨到810%。当然,这一切还要看苹果、三星甚至中国国内一些品牌的发展情况。

 

二、收购后原诺基亚怎么办?

 

表面上看,曾经辉煌无比的诺基亚将自己的核心业务以白菜价卖给微软似乎是无可奈何、走投无路的事儿,但除非埃洛普在中间“暗中帮助”微软,除非其他董事会成员都昏了头。但是,现在前者查无证据,后者纯属猜测。

 

也许曾经拥有悠久历史的诺基亚真的下决心进行转型了。据悉,此次收购完成后,诺基亚将剩余三大主要业务: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地图和定位服务、技术开发和授权部门。虽然苹果与三星玩手机赚了大钱,但诺基亚玩不转那也没着儿,说明自己已经失去了能力与信心,所以快刀斩乱麻,所以让想做的公司去做。

 

值得注意的是,诺基亚公司仍将以“诺基亚”的名称运营,同时授权微软在今后10年使用诺基亚的品牌销售手机。注意,微软获得的是“使用权”,而非专利本身的所有权。这意味着,诺基亚还是留了一手,且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收回专利使用权。

 

另外,微软所获的诺基亚的专利授权还是“非排他的”,这意味着,诺基亚还可以将专利授权给其他公司。虽然“诺基亚还允许微软将10年的授权协议转成永久性授权”,但是这事儿的主动权应该在诺基亚手里。

 

所以,虽然诺基亚出售其手机业务及专利授权总体价格不高,但是他们有两个基本想法:一是整体业务转型,另一个是通过专利控制继续取得一定主动权。当然,这种变化对诺基亚是否真的有利,还要让未来的历史来见证。

 

三、微软会让埃洛普当CEO吗?

 

有人说,此次收购若成功,最最占便宜当属曾经在微软干过、三年多前转投诺基亚、此番又杀回来的埃洛普。而且,接下去微软的CEO将换人,许多人感觉埃洛普突然成了接替微软CEO的最热门人选。这也许是命运,也许是轮回——也许埃洛普不离开微软,还未必有这么好的机会。

 

问题中问题是,埃洛普适合当微软的CEO吗?我认为,基本不合适。如果有人认为他是微软派到诺基亚的“卧底”,那么显然任命他当CEO就很不合适,这会留下许多口舌。如果他不是“卧底”,仍然有以下不合适的理由。

 

用人关键看能力!那么,埃洛普的能力究竟如何?只能算一般,只是偶而不错。他出任Macromedia公司CEO时,公司卖给了Adobe。他出任诺基亚的CEO后,诺基亚手机业务卖给了微软。他进入AdobeJuniper后时间都较短,基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其加入微软的日子里,其出任微软业务部总裁后,由于表现出色,他在保留业务部总裁职务的同时,成为了微软Office项目的产品负责人,并成为了微软公司的高层领导团队的成员。但是,问题时,当时他为什么选择离开微软?是对微软没有信心还是其他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最重要的是,埃洛普未必是个讲信用的人。他两年前曾经在中国演讲时驳斥了微软将收购诺基亚的传闻,声称该公司将会“独立自主地”运营。然而,此番的事岂不是与其当初的驳斥正好相反?也许他这辈子也洗脱不了“卧底”的名声。不然,质疑者总会问一声:当初他为什么要去诺基亚?

 

反正,想想看:一个能力大多数时候一般,信用不怎么样,曾经逃离微软的人,能够让他再当微软的CEO吗?我看要慎重。(作者:陈永东,中国十大博主,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