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广播网报道,近日,西安一老人从阎良用快递寄来1元钱和一封感谢信,只为归还一年半前乘车时所欠的1元车费。西安市公交六公司稽查服务科科长刘洁被老人的“一块钱精神”彻底地感动了。
老人信中说,他是阎良区中航西飞的离休老人,今年已经84岁了。2012年4月26日15:30分,他从电视塔站乘坐600路去南门,上车后在身上只找到一元零钱,不够2元投币。正当他不知该怎么办时,司机对他说:“老人家,您把一元钱投进去就行了。”在南门站下车时,老人特意记下了这辆600路车的车牌号陕X2542。一年半过去了,老人家心里一直惦记着所欠的一元钱。最近,老人终于打听到公司地址,称“虽然钱不多,但这是公家的钱,公私要分明。”
读到这里,每个人都会为这“一块钱精神”震惊的。84岁、一年半、一元钱、快递,每一个关键词都撼人心扉,这么大年纪,时隔这么久,为这么点钱找快递,确实难能可贵;每个人都会被这“一块钱精神”感动的。“虽然钱不多,但这是公家的钱,公私要分明。”这话够朴实的,却透着无比的崇高。在一般人看来,一元钱确实不值得这么较真,问题是“但这是公家的钱”。在他眼里,“公家的”就神圣不可侵犯,“公私要分明”。这股“倔”劲已经超过了一般年轻人认同的“高尚”,觉得这不可思议的老古董,让人折服得无话可说。
勿以善小而不为,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一块钱精神”,我们社会上还有人为蝇头小利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吗?还会有损公肥私贪得无厌的蛀虫硕鼠吗?诸葛亮的《戒子书》里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淮南子》里有:“省事在节欲。”联想到社会上有些人因贪丢官为财入狱,心里顿生感悟。在这所谓“干部难当”今天,要想不沦为挨打的“苍蝇”、“老虎”,说“淡泊”、“节欲”,可能太深奥复杂。其实,只要有“一块钱精神”,牢记“公私要分明”就足够了。
一块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一块钱精神”却值得我们大力弘扬。她既是当前廉洁奉公、反腐倡廉的上好教材,也是我们做人、处事永远的精神上品。
难能可贵的“一块钱精神”
评论
编辑推荐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