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反腐风暴叫好的同时——


 

 

自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反腐问题上的决心的确很大,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号令下,各种严肃党纪的规定密集出台,一批高官接连落马。这是多年未见的景象了,许多官员为此叫苦不迭,饭局没了,送礼的消失了,既得利益大大缩水。为此,很多人欢呼雀跃,反腐的胜利指日可待,似乎只要将贯彻八项规定等方面的反腐措施坚持下去,腐败的铲除就胜利在望了。事情真的如此乐观吗?在这个问题上,至少高层是足够清醒的,通过各种场合透露出的信息是,反腐任重而道远,现在仅仅是开始,远远未到弹冠相庆的时候。

的确,现在的反腐力度的确不小,但其主导力量是自上而下的中央及各级纪委系统,这种靠红头文件加纪委强力执行的高压态势,可以解决一些面上的问题,也的确可以震慑腐败分子继续作案的疯狂,但却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和根除腐败。因为治标的行动尽管有威力,却没有清除腐败产生的土壤,一旦条件适宜,暂时偃旗息鼓的各种腐败,立马就会卷土重来,而且会更加变本加厉。这样的估计当然不是虚拟敌情,地球人都知道,我们的官场和社会腐败已经持续了很久,官本位早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取向了,很多官员为了坐上现在的位置,花费的各种代价是巨大的,清官的日子是这些人不可能长期忍受的。相信很多人现在可以听到这样较为普遍的说法,八项规定在治理腐败方面作用不小,但官员们也明显消极了许多。该做的工作能拖就拖,本来应该很快办完的事情,现在却因为没有了动力,而被无限期的延迟下去了。于是,连很多以往对腐败很是气愤的民营企业老板们,现在也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盼望着这股反腐风暴能早点结束,毕竟,官员们的工作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命脉呀。

这一年中,中央在弱化政府行政干预经济方面推出了许多举措,这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但从目前的客观状况看,我们的政府权力还是依然非常强大,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那种“小政府、大社会”改革目标的真正实现 ,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没有官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发挥,我们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的正常运转,是无法实现的。从以往的情况看,这种积极性的发挥,有相当的成分是要靠各种形形色色的腐败维系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实际的社会平衡。现在,高压态势的反腐风暴,震慑了腐败,严重危及到各种利益链条上很多官员的既得利益,这些人的恐惧和不平衡是必然的,工作中的消极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我们的官员体系非常庞大,而被绳之以法的腐败分子不过是很小的比重,但受到威慑及警示的却是个非常大的官员群体。现在通过网上、民间等各种途径,已经可以听到各个利益群体对反腐的反应。当然不可能有人敢于公开对抗,但很多抱怨、吐槽现象却很是常见。而真正必须面对的挑战是,由于相当数量的官员和部门的消极工作,直接导致地方经济发展迟滞,甚至酿成新的社会矛盾。这是个很棘手的局面,弱化反腐力度吧,势必会导致前功尽弃,使国人彻底丧失反腐的信心;不管不顾地继续反腐下去,经济不稳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暗流涌动的风险,又该如何应对呢?

显然,反腐绝非单纯打几只苍蝇和老虎、抑制一下公款消费那么简单。反腐仅仅是政治体制改革这台大戏的开场,核心内容是根治我们国家的政治社会环境的腐败顽疾,也就是要通过官员及政治生活的公开透明,形成舆论和公众对官员行为和经济状况的有效监督机制,改变仅仅依靠纪委系统反腐的被动局面,让腐败完全暴露在社会民主监督的阳光之下。这是一场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社会变革,只有在这样的变革背景下,腐朽的官本位才可能被清除,我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推行才有条件成为可能。否则,再多的“中国梦“也无非是新版的“叶公好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