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教育质量”到底为何物?


教育质量,全人类都很关注,何况中国人整天也在高谈阔论,但谈清楚了吗?论出“道”了吗?

四年前,安徽淮北市一名42岁的母亲曾经与“网游”争夺16岁的儿子。媒体称,“周末是家长的‘受难日’,儿子为要钱上网曾掐住母亲的脖子”;该位母亲曾经“三次放煤气想结束一切”;之前,班主任对这位母亲曾凶神恶煞的说:“你儿子像一颗炸弹,你把他带走吧,今天立刻带走。”无奈,家长只好带着学子千里迢迢去山东临沂第四人民医院“网戒中心”求助。

最后,这位母亲不得不向社会呐喊道:“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啊……”

四年多过去了,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系统教育依然在毫无意义的原地踏步,这不能不令人在震惊之余,更是愤怨后的思索、迷茫。

震惊,是因为做家长的竟如此无奈。今天的无奈主要是因为昨天的溺爱和不教(或不善教)的结果。这不禁又使我们想起成都市一位母亲几年前曾将不听话的孩子捆绑于街头示众的场景。

震惊,还因为我想起前不久一位朋友的初三孩子因与异性同学分手而赌气离校出走,学校、老师明知但却竟然不闻不问,家长寻找无果,学校竟然说那是你家庭的事情。

震惊,还因为我们的学子竟如此无知。但是,学子今天的无知无疑是当年学前家长学后学校的原因所造成。这不禁又使我想起9年前,一位亲戚

香港马会开奖结果

六合开奖

liuhecai

六合开奖结果

六合资料

六合网站

118图库

六合图库

www.666770.com

特码

香港六合开奖

六合全年资料

香港六合开奖结果

www.3084.com

香港六合网站

www.888992.com

香港六合

曾道人

liuhecai

www.55456.com

全讯网

百家乐

百家乐

全讯网

香港马会开奖直播

百家乐

全讯网

www.253333.com

118图库彩图

的孩子高考失败后曾经和我谈过的一段至今让正常人心灵会产生隐痛的话语:“我爸、我妈整天泡在麻将桌上,还不照样生活得好好的,衣食无忧,动不动还有人请吃、请喝,赠送礼卡和‘红包’!我何必下功夫去学习。”

愤怨,不完全是因为学子的无知,也不完全是因为家长的无奈以及不善教,更不完全是因为互联网发展后其负面因素对社会的污染,而是因为面对这样的学生(智商肯定没问题),学校的无能、无责和班主任老师对学子的抛弃行为,更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教育质量(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不管是各类培训机构,还是名目繁多的辅导,都不愿意接纳“顽皮”的学子)竟然如此低下、不堪提词……中华民族真是第六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该学校和班主任对学子的抛弃行为不能不使人们又一次联想到了教育质量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幻想教育万能,但抛弃学子的行为却是对孩子接受教育权的残酷剥夺,也是教育无能、教育天平失衡的象征。医院不是教育机构,尚能帮学子戒掉网瘾,学校是育人心灵的圣堂却要抛弃,这不是没有能力或者不愿负责任,不是教育质量低下,又能解释成什么呢?

思索,教育质量

香港马会开奖结果

六合开奖

liuhecai

六合开奖结果

六合资料

六合网站

118图库

六合图库

www.666770.com

特码

香港六合开奖

六合全年资料

香港六合开奖结果

www.3084.com

香港六合网站

www.888992.com

香港六合

曾道人

liuhecai

www.55456.com

全讯网

百家乐

百家乐

全讯网

香港马会开奖直播

百家乐

全讯网

www.253333.com

118图库彩图

到底为何物
,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官员们和各类学校在内的全社会成员都很迷糊,而且自从人类有了学校就一直谈论、践行教育质量,却都是无果而论。甚至一谈到世界设立诺贝尔奖的112年间,特别是中国的教育界在解放后的64年里竟然没有直接培养出一名“诺奖”获得者时,国人不仅感到不满,甚至感到羞辱!所以,我们在奢谈教育改革、成果、资源公平享用、提高教育质量的时候,始终不见有系统的教育质量及其监测、评估的论述,更不用说谁去“监测”、“评估”,怎么“监测”、“评估”了。

迷茫,在中国社会经历过改革开放34年后物质逐渐丰富,而精神世界又逐渐空虚的今天;在某些人别有用心的割裂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的联系后,两手空空,无法将沉重的、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在“沙滩”上构建,不得不再次在老祖宗的“思想宝库”里寻找救命稻草,还故弄玄虚(也不管有多少能用,多少不能用)的今天;在人们为了试图消除极端浮躁,满足心里平静又不得不寻求迷信、多元宗教来超度心灵的今天;在人们“文化意识流”的腐败泛滥,“八仕”洪流成灾的今天(“生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产而优则仕”、“教而优则仕”、“竞而优则仕”、 “思而优则仕”、“死而优则仕”),我们的教育质量要想提高谈何容易。就像社会道德处于水平线之下,草根英雄之举本是人性善良的释放,有人却别有用心的贴上政治标签,去弱化人们天性的光辉冲动时,庞大的官员集(“鸡”)群想不懒、不腐、不烂也不由自己一样!

中华民族的教育方向就在这时、在这里迷航了!学校、社会、国家、家庭,都在谈“育人才”,可是连培育人才的目的、目标都是迷茫的;我们不妨手搭凉棚,举目四望,没有家长不让孩子成“才”,没有老师不让学生成“才”,但为什么要成“才”?成“才”后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能做优秀什么?能做卓越什么?能做顶尖什么?依然不深思,中华民族的未来还不危险在即吗?

一个小小的以色列国家,面积和上海差不多,人口没有北京多,大多土地是沙漠,环境又是连年战争,但人家却是世界农业、科技强国,世界一流的大学就有七所,几乎每年都有人能在各大科学领域捧回“诺奖”,并能很快将成果转变成生产力,创造出社会财富!这究竟是为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高的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又怎么监测,怎么评估?按理,愚者一介草民,比不上自诩为中国名牌(还知道一点羞耻,他们不敢吹嘘自己为世界名牌)大学的“剑客”们,无资格谈论此事。但教育盛衰,关乎国家存亡,匹夫当然有责!就不妨根据自己的肤浅认识谈点观点(教育质量的监测、评估另论),以期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关注和凝炼、升华。

我们国人的“文化意识流”常常故意(而不仅仅是错误的)把中、小学的升学率当成了教育质量好坏的标尺,把大学杜撰的就业率和什么样(谁家)的学子在该校就读,以及在尊贵行业、要害部门的工作人数、官位高低当成了该校引以为豪的教育质量的度量衡(只要看看全国泛滥成灾的各级、各类校庆活动请来的都是些什么人,敛了些什么财就一目了然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笔者压根就没在某校读过书,竟然也收到一份名贵的校庆请帖),这真是天大的误解和笑柄。诚然,这些也应该看,但这不是唯一的,甚至根本不应作为主要标准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优劣。

教育质量虽然是个很复杂,也很抽象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完整的概念来定义。但是,用一些实用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去衡量、监测、评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像上面家长与“网游”争夺学子的案例中,如果学校不是抛弃那位学子,而是采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把学子挽救回来,并教化成才(医院能做,学校更应该会做,还一定要做好,做卓越),才能说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高。否则,学校、老师不怎么费劲,仅仅教一些笔试成绩很好、道德低下的书呆子,很“听话”的学生,那不叫高质量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在那里帮家长照看孩子而已,教师也不过是充当着“传送带”的角色而已。

所以,愚者以为,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不管是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不管是大学,还是别的培训机构,只要能对80%以上学子的注意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生涯设计能力、探究鉴别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联想贯通能力、回报能力、说服沟通能力和对事物(包括对文化课)的兴趣保鲜与兴趣再生等12种能力培养成功,就是高标准的教育质量。当然,人若要高质量的生存,需要96种能力在不同场合灵活应用,但这12种能力是学子必备的最基本的东西,就像大厦的地基一样重要。

一所大学,不管是哪里的名牌,还是非名牌;不管是民办,还是国办,只要培养的学子有60%以上能在自己人生长河的任何一个阶段,解决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中一些最基本的难题,对国家的“六大文明”(政治、物质、生态、精神、经济、制度)建设有贡献,并有10%以上的学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经过努力能开发出与国际社会高标准相适应的项目就是高质量的大学。哪些放着自己的学子不好好培养,整天拉虎皮做大旗,举办什么学历、资质培训,举办什么考前辅导、各类讲座而不惜敛取黒心钱财,甚至靠发放(陕西育才专修学院就曾经给86名学子发放了)假学历而生活的高校,能说它有教育质量?能说他有什么大学精神?

如果说暂时不成器的学子是“炸弹”,那学校就应该是“排弹”的科学设施,老师就应该是“排弹”的专家。否则,“教师”这个教化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学校”这个育才机构,何以名实相符?如果某学子走向社会连最基本的生活难题都难以应对;连几件脏衣服都依赖母亲洗熨,每顿饭菜都依赖父母去做,见人只会机械地说“您好”、“再见”(13岁就步入大学校门,但11年后却被社科院辞退的“天才”研究生魏某就是典例);连我国国歌都不能背诵,国旗的基本含义都不清楚,能说这样的学子所经历的所有阶段的学校教育,包括家教在内不是失败的?

所以高质量的教育并不是对“听话”学子的简单看护,对“问题学子”的疏忽抛弃;不是像花工为了整齐而对花草进行齐刷刷的修剪一样,对学子的探究天性予以扼杀;不是把三年的课程并作两年慌慌张张地教完,却为了收取所谓的补课(腐败)费再用一年的时间补旧课(是课外社会、科技知识或开发潜能倒也罢了);也不是对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笔试高手,能力低手,有学历、没学识的“O型”人的培养;更不是用已经沦落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对学子的熏染!

而是在教育全球化到来的今天,善于将“国际教育本土化”和“本土教育国际化”灵活运用、推广,并着眼于“国际公民”(不仅仅是“国家公民”)的培养理念,对学子进行高质量生存、发展所必需的96种能力的成功培养,直至培养成为“W型”(国际型人才),甚至“C型”(宇宙型人才),最起码也应是意识纯正的“M型”(有道德、有专业能力、有知识和常识、有爱国和回报行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