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2013年广州楼市量价齐涨


谢逸枫:2013年广州楼市量价齐涨
 
   财经专栏 文/谢逸枫
   2013年广州楼市在疯狂上行中走过,2014年已经来临。回顾去年广州楼市,最值得让人记忆的关键词是3月31日的穗版“新国五条”出台,20%个税“雷声大雨点小”、穗楼市3月成交创7年新高、、地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8个、五大“限”象 管制广州楼市、4月22日的限价(限购、限购、限签、限价、限售)、广州房贷政策收紧,房贷无优惠利率、规避政府限价新政,双合同泛滥盛行、广州楼价官方数据打架,搅局楼市、以房养老惹关注,广州有银行相关业务、11月18日的“穗六条”(后又调整为“穗五条”)袭卷广州楼市,买卖双方曲线救市、碧桂园黑马冲刺 千亿军团扩容至7家。这一年,广州楼市先后遭遇两次楼市调控的干预,先是年初的穗版“新国五条”,再到年末的“穗六条”,然房价一路高歌猛进。这一年,房价仍然是最为关注、最常热议的话题。以往最能反映房价涨跌,当然是官方公布的数据;而现如今,两大官方数据“一再打架”,一个说涨,另一个说跌,究竟是涨是跌,民众彷徨了,到头来,还得问站在冲锋前线的购房者,最为实在。这一年,也是房企丰收年,2013年房地产“千亿军团”成员增至7家,其中,碧桂园则当属名副其实的黑马……2013年,广州楼市风起云涌,这是不平凡的一年。
 
   2014年1月2日,广州wy房产数据中心最新统计2013年(2013.01.01-2013.12.31)广州十区二市一手住宅网签92643套,同比上涨6%,均价涨7%达到13289元/平方米,增城网签量最高达24161套,白云海珠则领涨各区,涨幅超过20%。2013年01.01-2013.12.31,广州十区二市一手住宅网签套数继续走高,攀上9万套门槛,达到92643套,合计面积达10516248平方米,同比分别上涨6%和3%,在2011年的低位后,连续两年上升。全市全年均价录得13289元/平方米,同比去年上涨7%,最近几年一直上涨,即使在成交量有所下降的2011年。按照往常的十区统计,2013年网签61833套,合计面积7082534平方米,同比不升反降,分别下降4%和3%,不过价格方面依然坚挺,全年均价1593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达11%。和十区情况相似,中心六区2013全年网签也出现量跌价涨情况,网签16837套,约1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和11%,不过价格依然大幅上涨16%达到25586元/平方米。在限贷、限购、限价、限售、限签的“五限”政策下,高价盘较为集中的中心区域影响,网签量一直受阻,不过有限的供应,需求的强劲和良好的区位,区域内楼盘价格坚挺,领涨全市。

根据广州wy房产数据中心的统计,12月26日-28日,全市网签价量均出现大幅上涨,但是29日开始,在前三天得到“放行”的楼盘网签又戛然而止,有开发商透露,12月29日以后,网签又被叫停了。尽管如此,2013年广州不少高价楼盘依然有价有市。根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有14个楼盘网签均价超过40000元/㎡,超过30000元/㎡的楼盘共有44个。从成交均价前十的楼盘来看,珠江新城楼盘不再独美,包括越秀、滨江西、黄沙、白云新城等板块均有楼盘上榜,这些项目大多以江景、山景为卖点,景观资源优越。一直严格控制签约的侨鑫汇悦台网签了34套单位,均价高达90625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州最贵楼盘。排名第二的同样是位于珠江新城的凯旋新世界,网签均价为69620元/㎡,位列第三是号称中国第一豪宅的大一山庄,网签均价为55756元/㎡。

 
   2013年3月份广州市政府公布新的调控政策细则,2013年房价调控目标为“价格涨幅要低于我市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根据年初公布的有关发展目标,该数值在7.5%左右。不过在3月份公布的调控政策中,并未明确房价调控目标是十区价格还是十区二市价格,2013年十区二市房价同比上涨7%,而十区则上涨11%,两者差距不小。不过,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从2013年10月份的官方数据开始,将此前的数据统计范围从十区变为十区二市。从全年月度走势看,2013年1月承接2012年末的火热行情,网签量出现今年的第一个高位,此后在3月份,受“新国八条”的刺激,市场出现集中网签情况,走出今年的量价最高位,网签量达到10870套,均价为14714元/平方米。此后广州本地政策细则出台,调控加严,特别是限价、限签等政策执行,月度网签量渐趋平稳,而价格在高价盘网签减少,外围区域占主力下,也渐趋平稳甚至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完成了所谓的价格控制目标。
 

   从各个区域来看,外围依然是成交的主力,增城2013全年网签高达24161套,相比去年增加了5472套,是唯一上到2万门槛的区域,占全市套数的26.1%,遥遥领先其他片区。花都和番禺位列第二、第三,分别网签16361套和13523套。越秀片区最少,全年仅网签762套。价格方面,天河依然占据首位,全年均价达到35832元/平方米,同比去年上涨了12.8%,而最低的从化均价仅7110元/平方米,不到天河五分之一。从涨幅看,白云区均价上涨26.9%达21335元/平方米,海珠区也涨21.7%到29086元/平方米,逼近三万元关口,紧追天河和越秀。两个区域领涨全市,也是2103年屡创“地王”,佳兆业拿下的同宝路地块楼面地价高达25597元/平方米,恒大拿下的沙太南路配件厂地块则达26696.5%,前后一个月不到就刷新两次地王记录,而在海珠区,越秀地产拿下的南洲路1026号临江宅地,整体成本折合楼面地价高达约363661元/平方米。

   但根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2013年12月,广州十区两市新建商品房住宅网签6491套,环比11月(8167套)下降21%,同比去年11417套成交量下跌43%;签约面积为746554㎡,环比下降17%,平均每套签约面积为115.01㎡,全市签均价13269元/㎡,环比11月(11599元/平)上涨14%,同比上涨2%。其中中心六区成交922套,为全年月度成交量新低,环比下跌13%,与12月中心六区1408套的供应量,一个月消化量为65%。成交均价为25982元/平,环比上涨9%,处于12个月区域房价的中等水平。从数据分析,穗六条的调控效果似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消失,尽管一个多月来严打中心区网签,但仍难控房价,12月全市房价坚挺上涨14%。值得注意的是,12月荔湾区仅成交137套,环比11月的305套,暴跌55%,远不足正常200套以上的成交水平,创下了全年新低。据了解,成交下跌主要因为区域新货供应不足,11月中铁建荔湾国际和元邦明月水岸等楼盘中小户型入市,12月基本在售尾货,最新房源在2014年初推出。

 

中心六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网签套数 2315 1050 3295 1189 1444 1248
网签均价 25807 26848 24567 24397 23675 23995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网签套数 923 972 1156 1270 1058 922
网签均价 27582 24104 26947 29440 23930 25982

 

   在调控频繁加码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房价将会持续下滑。根据合富辉煌监测阳光家缘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2月22日,广州十区二市一手住宅网签套数为89237套,同比去年下滑0.4%;网签面积为1007万平方米,同比下滑1.9%;网签均价为1309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7.3%,此网签价的涨幅正好在调控目标内。根据今年初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目标为11%,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即CPI控制在3.5%左右,以此推算,广州今年的房价目标大概为不超过7.5%左右。在限价、限售、限签等以限字打头的政策影响下,房企为避政策、促成交量,今年往往采取以“阴阳合同”进行销售的策略,即开发商把商品房售价分为两部分:一份毛坯房售价,另一份为装修总价。其中,毛坯房的售价正好在政府限价的范围内。对购房者而言,往往不能选择买毛坯房,只能按照开发商的要求签订双份合同。

   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2013年广州十区两市商品住宅市场概况。2013年1~11月,广州十区二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94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2%;成交面积 1002.8 万平方米,同比增加 5.3%;成交均价 13188元/平方米,同比涨幅10.1%,低于广州市全年GDP预计增幅12%。有望达到房价控制目标。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2013年广州十区商品住宅市场概况。商品住宅成交下滑,价格快速拉升。2013年1~11月广州市十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682.58万平方米,同比小幅下降6.1%。其中中心六区成交量大幅下滑33.4%。2013年1~11月广州市十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15745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3.6%,中心六区成交均价涨幅高达24%外围市区是供求的绝对主力,广州楼市基本告别万元以下时代。1~11月中心六区新增供应占全市比重不到1/4,成交占全市比重不足1/3。花都及番禺是全市供应及成交的两个大区。 1~11月各区中,仅南沙和花都两区均价在万元以下,其他各区均价在15000元/平方米以上 政策持续高压下,大户型成交一直受到抑制,中小户型成交占比突出。广州市十区1~10月60~140平方米商品住宅成交占全市总量的70%,其中以80~100平方米户型突出,此区间占成交总量31% 。

   据搜房网数据,2014年广州预计将有127个楼盘推新,其中住宅性质项目112个。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六区的新货量只有28个。供货量依然集中在天河和白云两区,天河为6个,白云为10个;荔湾更没有全新盘,仅有3个加推盘,越秀区的状况稍好,有2个全新盘以及1个加推盘亮相。 外围区域方面,增城、番禺分别以24、22个项目成为全市的供货大区,两地合计占全市新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晋升国家级新区的南沙经过2013年的快速增长之后,预计2014年会放慢发展态势,仅有4个全新盘和9个加推盘。广州wy房产数据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全年广州十区两市一手住宅网签套数继续走高,攀上9万套大关,达到92643套,同比增长6%。在经历了2011年的低位后,成交量连续两年上升。同时,全市全年均价录得13289元/m2,同比前年上涨7%,如无意外已顺利完成全年房价调控目标。

 

   房价假摔,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广州一手成交均价同比上涨20 .7%。而同一天,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也公布了房价数据,成交均价1146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了7.1%!官方数据打架让大家蒙了。究其原因,一是为了完成调控任务,广州10月份首次将增城从化拉进全市楼价统计,从而拉低全市整体均价。二是限购限签限价政策,通过人为操控降低成交价,导致网签数据失真。2013年4月,广州出台政策由政府对住房价格进行“指导”;下半年,中心区的高价住宅很难拿到预售证,而郊区的低价住宅则容易拿到预售证……一系列的人为改造后,是否有整容之嫌?变换统计方法,并不能改变房价过高的状况,这实属“忽悠”。双合同堪称2013年的最佳“创新”。政府三限后,一手房“双合同”就横行于世,起源于增城,后扩散至全市,大量楼盘采用“毛坯+装修”的双合同。想买到房子吧,得签两份合同;好不容易凑了首付吧,房款一拆分,首付款从三成提高到了四五成。仰天长啸,这是人干的事吗?广州一些开发商的这种做法,看似满足了限价的要求,同时也方便了开发商涨价,但实际上只是披着一件谁都能看出猫腻的“皇帝新衣”。结果造成我们现在对于楼价的实际状况,心中都没有数,这样对于制定政策并没有什么好处。2013年,广州“造城”热度不减,特别是天河智慧城、中新知识城、国际健康产业城、海珠生态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等,竟然有九大新城的规划在今年不约而同出台,导致新城周边房价水涨船高。

   这一年,广州土地市场再现地王争霸场面,自2013年5月起,地王连出,广州已有8个区刷新了该区域的地王纪录。而土地市场僧多粥少,导致面粉贵过面包,房价想跌也就只能靠“双合同”来挽救,楼市调控越调越涨,亦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双合同在今年的楼市中横行无阻。2013年广州土地市场更是火爆,地王频现,堪称广州地王年。当然,与其他城市相比,广州算是小巫见大巫。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今年土地出让金已经突破5000亿元,相比2012年全年的2005亿元,上涨150%。上海更是创造单一城市2000亿元的年度土地出让金历史纪录。前11月土地成交金额过500亿元的城市达到10个。与此同时地王频现,截至11月底,2013年全国出现总价及单价地王共计67个,到2013年12月31日,全国地王超过90个。广州10区至少8个区刷新了该区域的地王纪录,甚至有不少区域的地价已超越了该区域的在售房价,南洲路地块楼面地价达到34590元/平方米,总价地王来自黄埔南玻地块,总价达45 .5亿。“地王”年年有,今年何其多。更多城市在以卖地还债,土地财政的存在,导致在楼市火爆时期,政府愿意更多卖地,而部分高价地的出现又促进了地价、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地王”背后,也是所有高价拿地房企对未来的房地产需求持续保持高位充满信心,但结果仍待检验。

   地王年年有,2013年特别多,这一年,广州土地市场频现地王争霸场面,自2013年5月起,在广州首场土地拍卖会上,众房企捧出了白云同宝路地王之后,广州楼市地王连出。据统计,2013年广州共诞生8个“地王”,广州10区至少8个区刷新了该区域的地王纪录,甚至有不少区域的地价已超越了该区域的在售房价,南洲路地块楼面地价达到34590元/平方米,总价地王来自黄埔南玻地块,总价达45 .5亿。而2013年广州全年卖地收入预计达到440亿元,超收140亿元,早在10月就超额完成预算,估计达到660亿。1、白云区同宝路地王 总价:18.7亿元 楼面价:25579元/平方米。5月6日,广州迎来了“新国五条”实施后的第一次拍地会。结果白云区同宝路地块在经过近200轮的角逐后,由佳兆业地产以18.7亿元的最高限制地价、竞配建保障房6.68万平方米夺得。如果剔除占总建筑面积近半的保障房配建面积,地块实际楼面地价达到25597元/平方米,远超此前白云新城地王20625元/平方米的单价。

   2、番禺万博商业地王 总价:12亿元 楼面价:14194元/平方米。5月16日,广州拍卖出让番禺万博商业地块。经过多轮激烈竞争,最终由中铁建工集团深圳投资有限公司以12亿总价夺得,折合楼面地价14194元/平方米,溢价率达136%,成为番禺的新单价地王。3、海珠区南洲路地王 总价:24.6亿元 楼面价:34590元/平方米5月22日,市规划局公布了海珠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似乎是与此呼应,次日位于海珠生态城范围内的南洲路1026号地块就拍出了24.6091亿元的总价,剔除配建的保障房面积后,其楼面地价更达到惊人的34590元/平方米,不仅刷新海珠区地王,更是成为广州新地王4、黄埔区南玻地王 总价:45.6亿元 楼面价:11812元/平方米。6月8日,黄埔区南玻“巨无霸”宅地被佳兆业合作公司广州裕瑞房地产拿下,成交价45.6亿,若计上保障房成本3000元/平方米,地块总成本则被推升至50亿元,楼面地价高达11812元/平方米,不仅是今年广州的总价地王,也成了黄埔区的单价地王。

   5、荔湾区新单价地王 总价:6.03亿元 楼面价:19638元/平方米。在进入下半年之后,广州土地市场上的地王刷新仍未停止。7月8日,号称不拿地王的万科,以100%的溢价率夺下荔湾珠江隧道口以西AF020122地块,楼面价19638元/平方米,成为荔湾区的新单价地王。6、花都区新华街地王 总价:4.78亿元 楼面价:6130元/平方米。9月15日,花都区新华街建设北路178号居住用地遭到四家开发商哄抢,最终绿地集团以613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拿下该地块,该地块也直接晋升为该地区的新单价地王。7、南沙区金州涌地王 总价:2.84亿元 楼面价:6434元/平方米9月27日,南沙区金洲涌以南总部聚集区一幅商地,以2.84亿元的价格被保利地产竞得,其以6434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已顺利成为南沙区的新单价地王。8、萝岗区云埔工业区地王 总价:43.5亿元 楼面价:9181元/平方米。10月31日,广州宏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广州越秀仁达五号实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联合体以43.5亿元,配建拆迁安置房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的代价竞得萝岗云埔工业区YP-P1-1地块,折合楼面价9181元/平方米,溢价45%,成为萝岗区历史上的总价、单价双料地王。

   据腾讯大粤网统计,2013年广州十区两市一手住宅均价达13298元/㎡,同比上涨8%;全年成交量达到92625套,同比下降2%;合计面积达1052万㎡,同比涨幅达3%。 如果按照十区来计算,一手住宅均价则达到15948元/㎡,同比上涨11%;成交量为61831套,同比下降4%;合计面积达708万㎡,同比下降3%。广州2013年的房价调控目标“明确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要低于广州市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与CPI增幅的差值。按照这个标准,广州媒体普遍按照(11%-3.5%=7.5%)以及2012年广州十区二市楼市均价12122元/㎡的标准,计出广州2013年楼价调控目标为13031元/㎡,那么比原定目标只是略超267元/㎡。不过,14号文并没有对广州房价调控目标中“广州”的范围到底是“十区两市”还是“市辖十区”作出明确规定。

   如果按2012年广州十区一手楼均价14044元/㎡的标准,2013年的广州楼价调控目标约在15097元/㎡,那么今年房价则比原定目标大大超出了851元/㎡。根据2013年初公布的有关发展目标,该数值在7.5%左右,按照十区来算的话,房价上涨11%,超出目标不少;而纳入从化增城二市来算,房价则上涨8%,可以说是基本达标。2013年十区二市成交量攀上9万套门槛,达到92625套。从各区销量来看,增城市以24169套稳居榜首,其次是花都区销售16315套,排名第三的是番禺区的13568套。外围依然是成交的主力,增城2013全年网签高达24169套,相比去年增加了5480套,是唯一冲破2万套的区域,遥遥领先其他片区。外四区二市共成交75763套,占总成交的8成。中心六区中越秀成交最少,全年仅网签764套。有了增城和从化,不怕目标达不成。

   诚然!根据2013年初公布的有关发展目标,该数值在7.5%左右。按照十区来算的话,均价达到15948元/㎡,上涨11%,超出目标不少;而纳入从化增城二市来算,均价为13298元/㎡,上涨8%,可以说是基本达标。 从年初领涨到年末完成调控任务,这主要是进行了结构性调整的结果,纳入了增城、从化两个县级市的统计数据,这对全市房价数据起“稀释”作用。 从各区成交均价来看,天河区一手住宅均价最高,为35874元/㎡,其次为越秀区的33360元/㎡,再次是海珠区的29089元/㎡。而房价最低的从化市仅为7101元/㎡,均价不到天河区的五分之一。另外,花都区、南沙区均价分别为9157元/㎡、9993元/㎡,是广州今年房价未破万元的区。南沙今年房价未破万元,主要是因为“限价”政策开发商采取“双合同”所致。另外,从月份房价走势来看,4-6月是“国五条”广州细则、“限价令”直接影响的月份,房价明显下降;而11月份受到“穗六条”影响,房价为11711元/㎡,全年最低。

   回望这一年的房产调控政策,限签、限售、限价等以“限”字当头的政策,出现的频率极高,每次出台的政策皆堪称“高端大气上档次”。如果评选楼市年度最为热门的一个字,非“限”莫属。2013年3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国五条”,最受外界关注的主要有地方政府问责、限购加强、二套房贷收紧、存量房交易个税按差额20%征收等措施。2013年3月31日,穗版“国五条”在千呼万唤中出台,广州楼市限购、限价双双升级,不仅叫停了外地人补缴纳税证明和社保购房,还明确提出对商品住宅的预售申报价格实行指导。不接受国土房管部门指导的,不核发预售许可证;超过申报价格销售的,不得网上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政策还远没有结束。时至2013年4月份,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通知,广州全面执行商品房住宅预(销)售价格网上申报制度,其预售价格需要接受国土房管部门的价格指导。2013年11月18日,广州的“穗六条”正式出炉,调整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得低于70%。时至年末,广州官方首提探索“取消限价限购”。

   2013年12月27日(本周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李俊夫在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时称,明年将“探索逐步取消限价、限购等行政干预措施,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然而(2013年12月27日)本周三,房管局转口风,发布了一则关于继续严格执行调控的通告。2014年,新一届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思路虽然有所转变,但长效机制真正建立和铺开,短期内难以实现,需要数年时间过渡。在长效机制真正起作用之前,楼市调控难放松,仍需持续控制房价。限购限贷等政策依旧,调控将会呈现表面松实质紧。2013年底,各地方政府继续出台严厉调控措施,置业者心理预期再次发生变化,观望心态加剧,房价在明年初或会因成交减缓而有短暂调低。但大多数开发商2013年业绩好(年销售额超千亿的开发商就有5家),不会大降价出货;在强劲需求及高成本之下,房价下调空间有限,预计商品住宅成交量价,下半年将会回升。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 由此看来,中央管理层对2014年经济降温的容忍度明显提高。在此条件下,不会强化房地产拉动经济的作用。调控仍将持续,力度不会减弱。

   2014年通胀数据预计基本与2013年年底水平相近。通胀控制难度不大,但需要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及防范金融风险。抑制资产价格(包括房价和地价)过快上涨仍是2014年政策主要方向。 国内银根不会有大幅放松的机会。2013年下半年,国内金融机构银根明显抽紧。2014年国内银根不会有太大放松机会,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有可能进一步打开,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获利水平将受到更大影响。在实际执行中,除非政府加以管制,否则房贷实际执行利率将继续保持在高位。房地产税立法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近几年仍难以真正实施。房地产税与以往物业税和房产税有所不同,是新税种,有可能是对现有交易环节和持有环节各方面税收的重新调整和整合。实施房地产税将提高“投机投资性购房”和“高端物业”的资金成本(包括持有成本和交易成本)。不过,实施房地产税需要达成多个前提条件,包括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相关立法、推进实施等等,这些都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包括2014年在内的近几年仍难以真正实施。 

   2014年广州楼市调控政策中,“限购、限贷”等措施仍将持续,而“房价控制目标”有可能不再提及,“限价、限签”则有可能在2014年淡出。2013年四季度出台的“穗六条”政策,增加缴纳“个税、社保”时限至三年,影响颇大。最大影响是买家的心理预期,导致观望情绪浓厚。据监测,多个楼盘的客户来访量明显减少,部分客户对降价有所期待,“再等等”的心态明显加剧。从调查数据看,相较于中低端楼盘,高端楼盘受“连续三年社保、纳税证明”的影响明显。“穗六条”亦使约两成多的二手买家入市受阻。其中,社保、纳税不足三年的外地二手买家(以经商客户居多),约占整体二手楼市两成左右。而受“二套首付七成”政策影响的买家,占整体二手楼市不足一成。“限价、限签”等措施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并无助于抑制房价上升。“限价、限签”导致“双合同”,“数字游戏”等市场乱象出现,扭曲了真实价格信息。因而,“三年社保/纳税证明”的持续实施,可能成为现行“限价、限签”的替代。“房价控制目标”在2014年有可能不再提及,“限预售、限签”等政策有淡出的可能。从短期看,政府在未来2至3年内将以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偿还社会保障欠债为首要任务。只有当住房的社会保障超越过往、达到一定规模时,以“限购”为代表的行政干预才具备退出条件。  

   广州楼价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这显然不符合许多市民的感受。事实上,为了在数据上完成广州楼价年度控制目标,广州市的主管部门可谓“多管齐下”。2013年11月,广州出台穗六条调控政策,提高了外地户籍买家的限购门槛,同时还提高了二套房首付。另外,限制预售、限制网签、限价等政策也直接影响了楼价。早在2013年4月24日,广州对所有申请预售证的楼盘进行“价格指导”,规定新货的价格不能高于2012年楼盘的均价,新盘则不能高于同区域的均价。而为了应对限价,楼盘采取将原来的精装房改为毛坯房以降低楼盘单价;或者做两份阴阳合同,网签的合同按照房管局的指导价进行,另外签署的合同才是楼盘的真实成交价格;还有就是在按照指导价网签合同之外,再另外签一份装修合同,两份合同加起来的价格才是楼盘真正的成交价格。2013年12月26日-28日,广州市曾放松对高价盘的网签限制。结果全市连续三天成交量分别高达596套、659套、865套,三天合计网签2120套,相当于平时一周的成交量。仅26日当日,全市便有超过130个楼盘网签,其中超过2万元/㎡的楼盘超过50个,当天全市均价达到21574元/㎡。按照目前广州的实际楼价水平,十区平均房价应该在20000元/平方米,远远高于官方的网签楼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