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关于“大企业、私有化、建筑业、公积金”的点评


——我的新浪微博精选

◆媒体称:大企业的缴税模式,将由税务机关事后对交易定性并征税,变为事前对交易定性并确定税额。这就是国家税务总局正在探索的“税收事先裁定”。【评】想法不错!但涉及到执行层面就不容易了。问题的核心是,即具有如此专业技能,有能与大企业保持良好沟通的基层税务人员,在国内真是“屈指可数”啊!

◆媒体称:已有广东等16个省份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发展混合所有制成为所有改革方案的“标配”。广东提出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评】已经做大或做强了的民营企业,逃脱不了“被混合”的命运。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已经非常明确的把要“混合”的指标,层层分解到基层了。

◆媒体称: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已正式颁布,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评】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广东国有企业的改革,可能是今后改革的方向所在。顺势而为才是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明智的选择。

◆媒体称:我国正在推动新一轮国有企业私有化,目前还不清楚地方政府是否愿意放弃控制权,或只出售少数股权。出售地方国企的股份可以帮助政府偿还逾2.9万亿美元的债务,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8%。【评】冲动是魔鬼!在做出重大决策前,要先搞清是“馅饼还是陷阱”,然后再“一慢、二看,三混合。”

◆媒体称:中央财税改革总体方案的具体配套改革文件尚未公布,地方已经在积极行动。江苏省方案已在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广东有了草案,并召开过一轮专家咨询会。【评】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地方政府的思维方式和做法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做为企业的掌门人,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并能够快速适应这些的变化。

◆媒体称:由财政部参与的一场建筑企业“营改增”培训近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铁建、中铁二局等建筑企业已开始模拟运行“营改增”。改革后的建筑业会适用11%增值税税率。【评】有关部门设计高达11%的税率,主要目的是借此“整合、调控”这个行业,从而为建筑产业化的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媒体称:广州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限制措施,下半年每个月的贷款额度指标严控在10亿元以内。若当月额度放完,贷款需求者只能排队等待。按公积金管理条例,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但公积金常被挪用。【评】此款大多被地方政府挪用建设保障房了,上级政府对此早已“心知肚明”,但老百姓还“蒙在鼓里”。

◆媒体称:全民参保登记已计划启动。该计划将把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所有用人单位及个人的参加社保状况一一摸清,计划实施期为4年。人社部还将实施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扩大覆盖面。【评】全民参保一个不少,社保改革同进行,这是政府提出的口号,普查被“覆盖”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有可能要增加了。

◆媒体称:青岛市地税稽查局在检查中发现某企业列支大量多个省市的会务费和咨询费,检查人员通过协查取证,追缴其企业所得税363万元,并处罚款和滞纳金。【评】通过会议费发票来套取现金的企业,在国内还是“大有人在”,被依法处理的只占少数。此类案件,大多发生在当地税收任务比较“吃紧”的地区。

 

- 更多精彩分享请关注【郭伟税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