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行业面临的三大问题


  1.资源短缺。这是自然界给我们造成的问题。我国的能源资源究竟有多少家底?答案是无情的:从总量上看并不少,按人均计算就非常低了。即使是较丰富的煤,目前探明储量约1100亿吨,人均值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而作为重要战略物资的石油、天然气尤其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仅32.6亿吨,人均2.9吨,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10左右。另一战略能源的铀矿储量也极有限,目前查明的储量只能供4000万千瓦的核电站运行30年之需。可开发的水能约3.7亿千瓦(年电量19000亿千瓦时),占世界首位,但用10多亿人口一除也就很有限了。而且这些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煤集中在晋陕蒙,水能集中在西南,开发、输送都很困难。再者,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污染、运输等等。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能源蕴藏量并不丰富,条件是不利的,家底是薄的,并不是什么地大物博得天独厚。我们必须在承认人均资源严重短缺的基础上考虑问题。

  2.利用效率低、浪费大。由于我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能源从开采、运输加工到终端利用的效率很低。据调查研究,开采上的效率为32%,加工运输上 70%,终端利用上41%,总效率低到9%。有91%的能源都未得到利用。主要产品单耗比先进水平要高30%-80%。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都低。加上思想教育上的放松和政策上的失误,存在许多令人痛心的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煤老虎、电老虎、乱开乱采、跑冒滴漏,毫不心痛。如此紧缺和宝贵的能源被如此无情地浪费着,长此以往,将何以堪!

  3.体制、管理、政策上的问题。体制混乱,政企难分、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能源工业资金短缺,难以自我优化自我发展,有的连维持简单再生产也困难。国家缺乏正确、全面、有力的能源政策来促进能源工业的良性循环,多是出了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迫在老路上挣扎,难以跨出新的步伐。

  这三方面的问题交错在一起,相互影响制约,不容易解决,长此下去,后果主要两条:一是能源供需缺口愈来愈大,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使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民族振兴大业难以实现;另一条是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难以协调,污染日趋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活和发展的基地,也成为国际上指责和制裁的对象。

  这些后果是我们不能承受的,是必须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