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且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在看到文化产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也应该注意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本文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为例,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保障我国文化安全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

韩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是否能够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国家的文化安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文化安全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具体的思。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不安全因素。所谓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主要包括了新闻、书刊、报刊、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以及、电视、博物馆、文化研究和文化等。而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入世的承诺,虽然中国的、书刊和图书等批发市场在2004年起就开始对外全面,但由于我国的出版产业长期存在贸易逆差,使得我国自身的文化并未从根本上得以。据统计,就电影产业而言,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的影片大约为20部,而随着国外等影视被分销到国内各地,以美国文化为主的文化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手段,通过生产大量的相关文化产品,进而形成了空前的文化强势,因此,由于受到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我国自身的文化安全受到了严重的[1]

  文化产业外围层的不安全因素。文化产业的外围层主要是指包括室内娱乐、游乐园、互联网、网吧以及文化中介代理和会展拍卖等促使文化的具体产业。以互联网产业为例,其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移动电话等新兴起的网络技术平台,进而文化信息和创造文化娱乐的事业,但在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安全,甚至整个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核心而进行的网络文化交流总体呈现出单向和渗透的局面,通过利用自身的与价值观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产生影响,是以美国为主的部分国家推行国际战略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人们充分感受到“美国色彩”正在逐步突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并严重着我国以网络为基础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安全[2]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产生文化安全问题的原因

  内部原因。文化生产力水平较低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产生文化安全问题的首要内部原因。据统计,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只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0.5%,由于我国目前仍未实施文化市场的有限政策,且文化生产力水平较低,这对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规律的作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中国文化自身的存在产生了较大的。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在具有较强商品属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又比较容易受到上述两种性质的影响,从而产生相关的文化安全问题。例如,就文化的商品属性而言,部分提供低层次娱乐功能的相关文化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获得较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在经营者获得较多的利润后,则又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降低文化品位,无形中对我国文化的自身安全产生了较大的[3]

  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加剧了全球范围内人员、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同时也加剧了国家之间的文化竞争和文化冲突。在全球经济化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处于经济和文化转型期的现实决定了我国不同特征的文化将同时共存,而由于缺乏主导文化,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更容易受到国外文化的制约,在国外文化商品涌进国内文化市场的同时,也使得我国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其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为中国的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三、解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具体措施

  树立文化产业意识与市场意识。 树立文化的产业意识和市场意识是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安全问题的首要措施。一方面,在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方面,国家相关部门需要文化的过度多元化发展和低品位文化的交流,从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产业意识,从而为我国的文化安全提供良好的人文。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属于经济基础层面的,因此主流意识的文化安全则是上层建筑,为了保障文化在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国家文化部门以及文化产业的经营者必须要形成并提高自身的文化市场意识,从经济层面加强我国文化的安全系数,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与文化安全的双赢[4]

  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创新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是使我国文化安全受国外文化冲击影响降到最低的重要手段。由于文化产业是社会与经济效益共同结合的产物,因此,国家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应该从“办文化”合理转型到“管文化”的层面中来,而文化的管理主体也应该从单一的主体转到、企业、事业和第三方文化机构上,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的多角度、多层面管理,并最终实现文化安全。另一方面,在创新运行机制方面,可以将跨国文化公司以及非公资本企业纳入到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中,通过鼓励企业对文化的投资,从而打破文化产业运营过程中部门垄断的局面;其次,国家可以通过下达相关政策,允许跨国文化公司和国际文化投资机构在国内范围经营,从而在引进先进的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也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文化的安全系数[5]

  实施文化对播策略。实施文化策略是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安全的另一主要办法。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只有面向世界、世界并与世界范围内的他国文化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的文化安全,从而为我国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稳定而安全的发展。一方面,我国应该加强文化“走出去”方针的实施力度,在不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基础上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并积极吸取有利于我国自身文化产业发展的他国文化,从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安全提供双重保障。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我国也应该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并加大对民族特色文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抵御文化价值观念与低品位文化对我国文化安全影响的能力,进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安全。

  结论: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所产生的文化安全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相关文化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可见,未来加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力度,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实现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大学艺术学院;潘世东转载于古道瑞贡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