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股市的表现和宏观经济状况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形势好,大批企业能够盈利,股票也会受到追捧而出现价格上涨,而当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差强人意,但是股市表现却可圈可点?是何原因呢?
其实无论对哪个国家来说,发展股市主要是转嫁银行风险,建立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投融资渠道,并以此提高资本收益,降低融资成本,而对于我国来说,发展股市还有更多的理由,比如说对国家来说,大量闲散资金不需要集中到金融体系中,再通过贷款投向实体经济,而可以引导部分储蓄直接投入到上市公司中,都是促进经济发展,显然直接投入股市绕过了银行中介,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资金确确实实投给了上市公司,而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上市可以无偿使用资金,甚至连最基本分红都可以不兑现,相对银行的高息贷款,融资成本不知降低了多少倍,可想而知大家许多企业做梦都想着上市,而且融通来资金基本不需要对股民负责,而对于股民来说,由于股市高收益,使得许多风险抗压能力强的人纷纷把资金投入到股市,以期获得丰厚的回报。其实我认为大家热衷炒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有嗜赌的习惯,而中国的股市就好像一个赌博场,即使高风险也愿意往里投,你看看老头,老太太都敢把钱投入股市,要知道那些都是养老钱,救命钱,可想嗜赌成性多么严重,而且其实前些年股票投资出现了巨额亏损,但是并没有看到大闹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事情,看来中国人也深受愿赌服输的影响,很有自知之明,但中国房地产市场就很一同,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出现后期楼盘降价销售,前期业主砸售楼部等所谓的“维权”行为,原因就是房地产还不是一个赌博场,也只算少数人的投机场,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或者上市公司从未承诺给股民怎样怎样的承诺,但是房产商以及他们的销售者有时候或许给予购房者保价甚至溢价的口头承诺,但我想这种情况也是少数。
我认为在如此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中,大量上市公司的上市动机不纯即不是为了融通发展需要的资金而上市,而是通过上市从市场无任何承诺的圈钱,无疑使股市丧失其基本功能--融通发展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和投资,而变成短期频繁买进卖出的过度投机市场,因而股票的价格和走势不完全取决于公司的基本面和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而在于握有天量资金的机构和券商(包括上市公司自身的大股东),一方面它们有资金优势,再则他们有信息优势,他们的一举一动时常会引起羊群效应,使个股乃至大盘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在波动中实现对利益的追求,而股市波动也造就了股民,现在做长线投资的很少很少,因为短期的波动就蕴含着巨大的套利机会,而长期来看大量上市公司都将被新的上市公司所替代,短期操作要优于长期,不像国外,百年企业比比皆是,但当下中国百年企业有多少,市场更抢眼的是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他们能活多久?能不能成为百年企业?
当然投资股市本应树立长期目标,但环境生态不允许,体制机制上也不够大胆,当下股市除了打破信息不对成,打击内幕交易,对于大额买进卖出关注和限制外,更重要的是建立退出机制,通过竞争机制迫使上市公司精心稳健经营并不断开拓创新,着力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盈利水平,并尽可能的每年给予股民一定比例的分红,以股民们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该公司中,长期持有支持公司的发展,同时通过竞争机制使得这个市场真正留下的是有技术,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让他们能通过股市融通到更多的资金,享受低的融资成本,来做大做强企业。
另外当下的股指较快速度的上涨,除了楼市低迷,大量闲散资金转移,还有就是近一年来,各阶层收入增长迟缓,追逐利益的压力大,以及本身当前的许多股票价格低估,有炒作和升值空间外,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管理层面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或者说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意图不言而喻就是在实体经济低迷,企业资金链紧张,消费不振的情况下,通过提振激活股市,来使局部市场焕发活力,进而引导部分银行储蓄和市场闲散资金入市,在享受政府推动股指上涨使得股民获得上扬的红利的同时,为股市,为上市公司,为经济增长及时补血输血,尽力保全年经济目标的完成。一方面上市公司获得资金或可以暂时度过难关,或可以追加生产,投资,而对于个人来说,股指上升,收益增加,自然会提振消费,但是经过较短时间的上涨,由于上市公司的不争气,市场投机力量的分化,价格又会明显的回落,然后寻找新的炒作题材,如此反复,最终不仅使存量资金难以解套,增量资金也进出难舍,也就是当下的股指上涨对股民来说既能收获短期的红利,又可能会带入长期套牢的陷。止步于6124高点之后,这几年的中国股市一直表现不如意,主要是新股发行和老股增发吸纳了太多的资金,同时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也稀释了资金的推动力,从这方面上看未必是坏事,因为即使得更多公司得以上市融资,又不至于出现个别股票价格,乃至局部市场异常大幅波动,但是另外一方面大量公司的上市也使得质量千差万别,而一般很难有信息辨别,而等吃亏时为时已晚,所以上任郭树清主席说IPO可不可以不审,通过退出机制让市场和股民自发选择和淘汰,但是很有可能许多股民要接受一次次亏损的教训了都不可能对个股慧眼识珠,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建立确保其努力生产和经营并对股东负责,受股东监督的体制机制建设需更进一步,当然作为资金的蓄水池,通过股市带动,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激发整个市场活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