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化体制和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相对于经济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而言明显滞后。一是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建立强有力宏观调控。首先要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要改变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文化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三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建立文化单位注册登记制度,合理划分文化单位的类型与功能,实行分类指导。对于公益性单位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于竞争性单位要更多运用市场机制。但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和弱质文化产业的现状,也应本着“放水养鱼”原则给予优惠。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做好战略定位。例如要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先次序和主导结构(基础、主导、核心)。又如要对文化产业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改变国家过度垄断局面,进一步理顺产权,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作战略性调整,并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提高竞争力。再如要积极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要洞察文化产业部门兴衰的先机,娱乐文化、影视文化、旅游文化、出版文化等的高新科技先导作用突出,投入产出效益明显,是未来极具潜力的文化产业。还如,现阶段文化产业建设的重点应是培育“文化产业市场”和“文化产业组建”,从基础建设抓起,以实现文化的真正“市场化”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