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不可怕,中医中药完全可以制服它
郭向阳
中国的中医中药历经五千年的发展,经历了无数个疾病的考验,完全有能力应对任何疾病,完全能够只好任何疾病,不过现在中医的很多古方子失传或者散落民间,不为大家所知了,因此加大对中医古方子的整理收集,十分必要。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象埃博拉这样的疾病,中国的中医完全可能对付它,预防埃博拉病毒用中医的一些汤药应该是完全有效果的,希望世界卫生组织的学者专家们改变思路,积极主动的从中医角度进行研究,运用阴阳辩证之法,攻克对埃博拉的防治课题,早日让中国的中医文化饮誉世界。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对这样的病毒,《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国中医的众多典籍书籍中应该有预防治疗之法,希望各位医学界的专家能够不辞辛苦的认真的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