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西方冷战中或成苏联第二吗?


俄罗斯在西方冷战中或成苏联第二吗?

在苏联被西方的第一次冷战撂倒之后,重新扩张领土的俄罗斯又成为了他们的一块心病。普京在澳大利亚20国峰会上的拂袖而去,让西方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更加密切协同起来。怎样遏制俄罗斯的重新扩张呢?有的西方学者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建议,美国与欧洲的决策者如果能重读乔治·凯南在《外交》杂志1947年7月刊上发表的那篇著名文章,也许能够妥善决策政策,以共同应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目前在乌克兰的侵略行为。其建议出来的招数是:

招数之一:用西方外部遏制,激化内部弊端,使其追求绝对权力的政权自我瓦解。

在对苏联体制的观察中,凯南发现苏联的政治特点是意识形态和历史环境的综合产物。一方面是如救世主一样的马克思主义,这种主义建立在摩尼教共产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将战胜资本主义之上;另一方面是真心认定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敌对的,这种敌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俄罗斯在国内要追求绝对权力。

透过这种政治特点的观察,凯南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苏联内部的各种弊端以及外部的遏制将“促进某种趋势,最终导致苏联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

现在的俄罗斯继承的是前苏联的衣钵所不同的是如今的普京政权里没有人再信奉马克思主义。但是俄罗斯帝国的大国风范和俄罗斯文明的影响依然稳固地存在,比如西方国家是敌对的,该国需要像普京这样的强势领导人来巩固俄罗斯的伟大和抵抗西方的影响。

在对国内绝对权力的追求上,俄罗斯与其以前的苏联几无二致。自1999年以来,普京就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打造一个以他自己为中心的、高度集中的政权。

如苏联一样,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也制造对西方的敌意;和苏联一样,它也感到自己需要扩张。这两点类同,将使凯南的遏制政策仍适用于对付普京的俄罗斯。

招数之二:加大对俄罗斯周边国家军事援助,阻止其继续扩张势力范围。

现在正是西方放弃对普京和对其政权的幻想的时候,建立一个应对俄罗斯对外扩张的谨慎、稳步且长期的政策是十分紧迫的

当前,遏制政策的前沿是那些俄罗斯可能扩张到的、曾在俄罗斯版图里但现在不属于俄罗斯的国家。这样看,如今乌克兰的分裂在遏制战略中所起的作用和当年德国分裂一样。因此,乌克兰应该得到同样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援助。芬兰、瑞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摩尔多瓦,可能还有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都是抵抗力量的重点,应该加强对它们的军事援助。这样做的目标不是让俄罗斯退却,而是不让苏联之后的俄罗斯对其进行渗透。

招数之三:竞争软实力。

在俄罗斯的冷战中,西方也还必须致力于加强其软实力的吸引力应该在俄罗斯觊觎的那些地区积极推广支持民主、民权和“欧洲价值观”的观念和思想

招数之四:与俄适当合作,给普京台阶下。

最后不能忽视的一点,西方国家要给普京的“侵略行为”一个台阶下,给他一个有面子的退路。这是与俄罗斯成功打交道必不可少的一点,针对俄罗斯做出的政策应该是有和解余地的,而不是旨在有损俄罗斯的大国威望。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1947年还是2014年,遏制战略的最好组成部分都是抵抗力量加软实力、再加上让步的意愿。

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西方的冷战和遏制而让俄罗斯内部自我瓦解是最好的战略。

须看到。由于西方的制裁和俄罗斯经济的整体停滞,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正在迅速走向毫无准备的衰落。普京打造的政权正在经历着所有这类国家都经历过的病变:惊人的腐败、过于中央集权、效率低下、政策无效和制度上的官僚帝国。

如今再次使用一个明智的、持久的、稳定的遏制主义政策可以保证,当普京政权的根基动摇时,其结果能对俄罗斯人民有利、对周边邻国被欺负的人民有利,对整个世界有利。因为这可能又是一次无声无息地和平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