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梦里,关于网吧的点滴记忆


 

小刀马(作者微信:daomawuyu)

 

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信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全面放开网吧审批,取消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上网服务场所的总量和布局要求,取消对上网服务场所计算机数量的限制,场所最低营业面积调整为不低于20平方米,计算机单机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

此举是否也意味着网吧早已“行将就木”?其实,无论怎么说,网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青春印记,无论我们在网吧里获得了什么?看片,大战,熬夜,出差外地首先找网吧寻求一种消遣的慰藉?

在记忆的岁月里,之所以去网吧是因为机器好。当时记得586非常高端的机型都是先从网吧开始流行的,自己配置电脑的时代,网吧的配置还是很高大上的。当然DIY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流行的吧?毕竟品牌机的兼容性不如DIY的随意,还是高配置,目的也是能够给玩家一个飚速的赶脚。

在记忆的岁月里,之所以去网吧是因为速度快。曾记得家里是拨号上网的时候,人家网吧已经是宽带了。速度那是一个爽,没有拨号的嘟嘟等待声。当然不爽的是不能下载打包拷贝啊。那时候也没有什么U盘,软盘还有几人记得?

在记忆的岁月里,之所以去网吧是因为可以通宵啊,周末的时候,约几个玩伴,一起对战,一起组队在网吧度过,碗状方便面,火腿肠的伺候,一战到天明,有木有?

在记忆的岁月里,还记得北京的那场大火夺去了多少同龄人宝贵的生命。此后开始了整顿,治理,禁止通宵……

在记忆的岁月里,还记得戒除网瘾是一件多么令家长痛心疾首的事情,尤其是对网游的痛恨再到对网吧的声讨,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

在记忆的岁月里,还记得能办一个网吧经营权也是很高大上的事情,要托关系,走门子,还不一定能够办下证来……

         依稀间,走过了DIY时代,走过了拨号时代,走过了PC时代,当笔记本电脑变得已经见怪不怪,当平板电脑都随处乱放,当智能手机都不是一部两部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现在还有不能上网的移动设备吗?手机可以上网,平板也可以,随身WiFi无处不在,家里组网信号全覆盖无死角,即使电视都开始智能网络化的时候,真的没有什么不可以连接在一起了。网络随时随地出现之后,网吧的使命或许也仅仅留给还喜欢组团鏖战的玩家了吧?只是当网络游戏开始逐渐没落之后,人们已经习惯了手游的进化,网吧还有油水吗?

         此时此地,还需要审批吗?其实放开也是因为生存遇阻了吧?

         此时此地,还有网瘾吗?或许都是手机瘾吧?当家庭中一人一部手机低头细细探究的时候,当放眼地铁内、公交车上一个个低头族,我们知道时光流逝之后转移到哪里了。

         网吧的使命走完了,曾经教育了一代人的一种文化传播途径开始要逐渐结束其使命。即使开放,也难以再次激发活力,因为我们有许多触网的途径和手段,网吧只能成为记忆了。

         留不住的岁月,流逝的光阴。走过了,经历了,体验了,也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