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
11月28日,中国篮协宣布对北京队VS佛山队一战主裁李平禁赛15场。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处罚决定由CBA裁判委员会作出的。裁委会是由CBA球队投资人组成,主要职能是对做出错判、漏判的裁判进行处罚,这也是裁委会成立后首次行使权力。
11月23日,北京队以120比118击败佛山队。比赛最后阶段,裁判有数次判罚对佛山队不利。佛山龙狮俱乐部负责人刘宏疆在比赛现场情绪激动,指责、谩骂裁判员和记录台工作人员(计时员),也受到了禁赛、罚款等一系列的处罚。佛山的主教练将兴权,在比赛现场情绪激烈,多次指手划脚,却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倒是有点儿奇怪。
本次对于利于裁判和相关人员的处罚相当不及时,还引来了若干的猜测,及至结果出来,都还认为合理且合情。
评估一番
裁判有错在先。NBA中最牛的是根本不用等到主教练或者是总经理质疑判罚(当然也不允许),主裁判就会主动去看录相回放,以修正错判和漏判。而我们的裁判呢,在相关方合规、合理申诉多次后,“拒绝”回看录相,据此确实应该罚他停赛几场,谁让他太不认真呢。篮球又不像足球,多看几次录相最多被认为是水平低点儿,也不至于被怀疑品德有问题呀。
相关人员有错在后。在英超比赛中,象著名的裁判韦伯,拥有绝对的权威(人家水平也确实高),绝对不接受什么教练、队员的申诉,无论你资历多深、水平多高。假如出现像我国的主教练那种不服气、队员横加指责等情形,得到的一定是各种牌牌。在裁判的公正执法之下,比赛当然会更流畅,更好看。
队员莫名吃亏。受偏袒赢球的一方队员会奇怪,表现不好在裁判的帮忙下也可以赢球,从而会生惰性。到了国际式比赛时缺少了裁判的偏向,会极不适应,就比如当年李玮峰在国内简直是呼风唤雨,可到了国际赛场上就屡吃红牌——偶尔占了便宜,最终还是会吃亏。受冤枉的一方球员,在感觉明显的受委屈的情况下,失去再努力的动力。
办法
裁判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收入低导致无人愿意当裁判(CBA、WCBA的裁判多是兼职)。据说加上薪酬和住宿等,吹一场WCBA比赛,只有1500元钱,还得承受队员的辱骂、甚至动手动脚呢。
假定弄个裁判职业化,吹一场比赛可以是两万、三万的,相信大家都会有积极性学习和掌握裁判的技能,甚至放掉兼职做专职的裁判工作也没有问题,于是选择裁判人才时有更大的余地,水平当然就高了。
解决困扰大家多年的裁判水平低下问题有可行的方法,程序的透明与公平,远远比结果的公平更加重要。
公平的竞赛环境会让参与各方都能心平气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比赛中,抓好经营、抓好技能,成绩自然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