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书苗被罚25亿,暴“权贵经济”能量
今日上午,被外界称为“高铁一姐”的丁书苗(又名丁羽心),因行贿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市二中院判有期徒刑20年,罚金25亿元,没收个人财产2000万。法院审理查明,丁羽心通过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等人帮多家公司中标铁路工程项目,中标额达1800多亿元,丁个人从中非法获利25亿余元。(12月18日《新京报》)
200年前,中国出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么个不知道皇帝该喜还是该悲的官场文化。据说和珅被炒家的资产折合8亿两白银,而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才7000万两。
在“十八大”之后的反腐“高压”态势下,也弄出了众多“小和珅”。如家藏1.2亿元现金、黄金37公斤,另有房产68套的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家藏2亿现金,成为建国以来检察机关一次性起获赃款现金数额最大案件的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
而通过反腐让国库变得充盈,也不失为经济低迷大背景下的一个好办法。比如9月份,长沙市中院罚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SKCI)人民币30亿元,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开出的最大罚单。而丁书苗被罚25亿元,则是对个人开出的最高罚金。
要说这个丁书苗,也算是经过“大风大浪”了。传说其原本只是一名不识字的农妇,但颇有见识。在那个打击投机倒把的年代,她就开始从农村收购鸡蛋然后去县城售卖以赚取差价;随后开了一个供运煤司机吃饭的小饭店;然后又在当地运输公司租了辆卡车运煤,自己当装卸工,还差点被媒活埋。
但说起丁书苗赚的“第一桶金”,倒可以反映其执著的一面。据说为了搞到车皮,她就天天蹲在领导宿舍门口,看到领导不关门的时候,就进去把领导的衣服、袜子、床单等能洗的全都洗干净,结果把领导给洗感动了,就给了她车皮。
据媒体披露,丁书苗最早是搞定了山西铁路的大人物罗金宝。通过罗金宝,与时任郑州铁路局副局长、党委常委的刘志军相识。2003年,刘志军出任铁道部部长一职后,丁书苗也就有了更为雄厚的官场资源,以至于贵为央企的中铁工、中铁建要拿高铁项目,也得通过丁书苗。
而反映丁书苗的另一个过人之处,就是她有钱后,让儿子在瑞士开了个公司,所以此次没有被牵扯进来。
丁书苗之所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能量,完全是“权贵经济”所赐。
一方面,权贵刘志军借助丁书苗实现权力寻租。比如刘志军通过运作刘志祥一案平事捞人,让雇凶杀人及涉嫌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刘志军胞弟、时任武汉铁路分局副局长的刘志祥免于一死。此后,刘志军凡见不得光的私事均交给丁书苗办,包括活动官位,还有介绍女人。传说由丁书苗投资的某电视剧,剧组女演员都被刘志军睡遍了。
刘志军最终被认定涉案金额仅为6460万元,但丁书苗的财产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替刘志军保管的。此前有媒体披露,丁书苗通过帮助安排铁路工程项目,获中介费高达8亿元,其中4亿元刘嘱丁不要动,并未提走。丁书苗实际上也是刘志军的“白手套”。
另一方面,丁书苗通过依傍权贵刘志军获取超额利润。应该说,她帮多家公司中标1800多亿元铁路工程项目,个人从中仅非法获利25亿,也就1%多一点,收费较一般普通工程都低,还真不算太“黑心”。但这样的总收入,却也令普遍民众惊讶得“合不拢嘴”。
“权贵经济”实际上就是公权力与市场的“媾合”。权贵借助经营者实现权力寻租,经营者依傍权贵获取超额利润,彼此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实现高速敛财的目的。
从八十年代的“官倒”,到丁书苗这样“大字不识一斗”的农妇,能在短短十几年间集聚几十亿的资产,足见“权贵经济”的能量实在是巨大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