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比较穷,工资有低有高,大概就说说我工资比较低的那一段的感觉吧。
有几个事儿当时记得比较清楚。一个是在一个五个多平方米,挑高只有1.77米,只有6个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当时穷,但是也很有办法。厦门的夏天没有空调没法过。就去二手市场淘了一个800的空调。你们现在看到这个地方干净整洁,实际上是花了很大心血整理成这样的。
另外一个事儿是到了北京之后有一段当时特别穷,工资很低,而且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房子里面住着俩兄弟,还有我,当时我们都没钱,都跟我一样都是屌丝。我也不收他们房租。(后来一个去了搜狐做编辑,一个现在在界面做总监,这是后话。)
然后当时接了一个朋友的事儿:他当时遇到一个叫黄妮超的姑娘,那个姑娘红斑狼疮伴发双肾衰竭,当时她在写临终日记惊动了媒体,但是因为病重无人照料已经不行了。我朋友挺身而出,开始帮她联系医院照料她生活管理她的捐款资金。
后来我们在北京一共号召了几十个人,自愿的帮助黄妮超,当时我是那个事情的项目协调。每天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加完班回到家里在YY群里讨论明天的工作进程,媒体的采访联系,善款账目的公布,医院的安排,病人的起居照料。再后来姑娘去世了,姑娘的家人忽然冒出来。带走了所有剩下的20多万善款。让很多当时做事儿的志愿者无比心寒。
12年春天,我失业了。颓丧了几天之后开始每天跟着一个学霸每天去各种学校旁听讲座。晚上回家运营自己的人人网公共主页——数据可视化。投简历。找各种面试。
又一次去通州的一个学校面试。我只有专科学历,所以拼命想用其他方式证明自己,当时为了显得帅一些穿着一件小西装,一件衬衫,为了好看没穿外套。下了地铁没钱打车,在零下五度的天走了两三公里去面试。冻的呲牙咧嘴。
在穷的时候,视角比现在狭窄很多。而且由于支付能力太差,那时候的生活相当艰难。走出了低薪的那个时代之后,就会觉得世界没那么艰难。
穷,最大的问题是会消磨掉人的意志。
但是我从来没有让自己沉沦下去。那时候比现在有情怀。当是想的更多的是很多跟自己生活没有关系事儿,比如写维基百科,做公益(我还做过全职的NGO,职业生涯中薪水最低的时候),看一些自由主义方面的书。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太有情怀了所以比较穷。现在有钱了,反而时间都在忙工作,很难挤出时间做一些无关自己生活的事儿,有时候想想还慢怀念以前的生活状态。
在贫穷的时候,没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支持的话,很容易沦落到浅层次的享乐和低端的自我满足上。因为自己接触的群体的缘故,我在我最穷的时候仍然坚信我自己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我以后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现在回想那个时代,我不知道我如果没有身边那些双眼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朋友们,我现在会是个什么状态。
专科毕业之后,因为自己没有在稍微大一些的城市有过工作经验,我刚上班的前三年情况都不怎么好,然后走了两年弯路。12年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毕业五年了。我才真正迎来自己的转折点。现在专科学校毕业的问题已经不再困扰我。所以我能理解那些破学校出来的学生,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那种更加恐惧而带有敌意的眼神。
我家庭还算不错,我身边的朋友也很靠谱,我有坚强的三观,我自卑,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我自己。是这些东西支持着我转变我自己的生活轨迹。让我从一个屌丝专科生,做到现在薪水还不错的位置。我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这些我会是一个什么状态。
真心的说,我写这些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曾经的苦难。我特别希望大部分人都不要再经历那样的贫困的考验。大家都过的顺利一些,对这个世界保留更多的善意。
PS:其实我不应该出来秀悲情,文中提到的搜狐的兄弟当年还在东莞的工厂生产线上干过。 他比我屌多了。不过他似乎不太上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