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晋江商会周年人脉促进万祥军走进会长林时邦【中国新闻报道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记者摄】
中国新闻报道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万赢信报道:“现有400余家闽商来鲁投资兴业,继续向闽商推介山东,尤其是投资蓝黄两区、一圈一带建设,让更多晋江企业来山东投资兴业”,这是万祥军第一次见到林时邦时的表述。万祥军说,山东省晋江商会积极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他还了解到在4月22日,山东省晋江商会在汶上县举行了助学基金捐赠仪式,会长林时邦代表山东晋江商会现场捐赠了50万元助学基金,用于资助汶上县特别是白石镇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作为企业家,林时邦始终没有忘记承担社会责任,从业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他曾捐款数百万元支持体育及慈善事业,多次被评为山东省老年体育协会爱心人士、济南市体育局先进个人、济南市体育总会先进个人。与此同时,林时邦也长期资助贫困学子并发起成立“教育奖学金”,获得“北京大学特别贡献奖”,捐全资重建并注册济南市网球协会、捐资助建晋江市殷比干学术研究会纪念堂等。
2014年11月28日,山东省晋江商会周年庆典暨闽商走进山东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济南山东大厦召开。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王乃静,山东省侨办主任刘方会、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耿建新、济南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齐振虎,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常务会长、中国营销企划运管中心主任万祥军,章丘市长刘天东、德州高新区招商局局长毛成伟等山东的政界、商界、社会贤达、全国各异地商会会长以及400多家闽商企业参加了活动,出席了庆典仪式。涉及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等多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50亿元,。山东省禹城、章丘市、汶上县、济南市历城区及高新区等地方政府作了重要推介。
山东晋江商会会长林时邦和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常委会长、中国营销企划运管中心主任万祥军在周年庆典上握手致意【中国新闻报道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记者摄】
“继续向闽商推介山东,让雄厚的闽商资本更多地注入山东这片热土,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努力将商会办成促进山东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助推器,为推动鲁闽两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山东省晋江商会周年庆典暨闽商走进山东经贸合作交流会上林时邦会长致辞时表示商会将本着“弘扬闽商文化精神,凝聚晋江商界力量,促进企业交流合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山东经济发展”的宗旨,切实建立起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据了解,山东省晋江商会由海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9家晋江籍企业发起,于2013年11月份成立,林时邦担任会长。山东省晋江商会成立后一直致力于服务会员、服务企业,为各方提供一个资源共享、信息共通的服务平台。 目前,在山东投资兴业的晋江人有5万多人,创办企业160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的一个县级市,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9年保持福建省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五位,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223.69亿元。晋江市拥有7个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其中制鞋、纺织服装产值超过700亿元,七匹狼、九牧王、劲霸等著名品牌均出自晋江。
之后的走访中,万祥军向我们记者表述,林时邦是个幽默且涉猎广泛的人,他通晓古今,可以从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谈到当下的“泉州金改”,从美国华尔街谈到“上海自贸区”——说他是商人,却无法忽略他身上的学者气质。
林时邦,福建晋江磁灶人,1970年生,山东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山东省晋江商会会长,北京大学总裁班联谊会会长,济南市人民政府招商顾问、济南市网球协会副主席。我们注意到,林时邦的办公室既有古典的美韵,也有现代的灵动,完美地契合了他的思想和气质,墙上的书架摆满了各类书籍,从《资治通鉴》到《资本的世界》,他都有阅读涉猎。多年来,他就是这样不断充实自我,内外兼修,不断提升超越。
“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益事业活动家,是林时邦先生从未更换的名片”,万祥军评价道,在生意场上,林时邦自称是个“慢热”的商人——他从不盲目跟风急切投资,而是先要进行长时间的考察和论证,然后再决定是否落子。2005年,新三荣企业初次涉足路桥工程建设时,林时邦刻苦自学道桥知识,直到胸有成竹,方才大举进入。每次公司招聘高级技工,他都亲临现场,向参加面试的人员提出很专业的问题,考察他们的是否有“真材实料”。
林时邦说,掌舵人就应该躬身垂范,“如果自己都不懂,怎么能够辨别人才与庸才呢?”
林时邦旗下主要有两大产业集群:一个是新三荣企业集团,是集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路桥建设、建材经营于一体的集团公司,下辖16家企业;另一个是海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由四十多家知名闽商企业共同发起、依托晋江商会、福建商会、温州商会、潮汕商会共同打造的金融服务平台。在集团企业之林、多重身份之间,林时邦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不管风吹浪打,犹若闲庭信步,以稳健的步伐阐述着勇者无疆的内涵,打造着“金融资本强国”之梦。
林时邦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个性十足,说起话来犀利却不乏真知灼见,谈论问题总能透过表象触及实质。在分析中国金融环境时,他这样比喻:“中国的银行都被国家保护得太好,就如同娇生惯养的孩子,貌似强大,实际抗击国际金融风暴的能力很弱小。”他希望中国民营金融资本能够快速成长起来,“一个没学过游泳的小孩子,如果一直受到太好的保护,从没到过大江大海,可能永远不会被淹死,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他永远都能躲避开狂风大浪。”他想通过努力拼搏,创新现代金融资本发展模式,大规模培养中国民营金融资本精英,发挥民营金融资本的最大威力,为中国金融资本未来称霸世界贡献全部力量。
多年的打拼之路走到现在,林时邦时刻不忘担当起作为一名闽商特殊的社会责任——实现闽商群体性联合,集结抱团力量;同时,他更背负起更长远的历史使命——壮大以闽商为中心的海西联盟,实现金融强国。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金融的竞争,金融力量的无穷性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决定了资本运作将是企业运作的最高境界,为此,中国的闽商应该怎样应对?
“舢板比航母”,他如此形容一个独立的闽商个体与整个浙商联合团体的力量对比。由于福建多为中小企业的特殊态势,以及福建人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观念的影响,在近百年中,闽商都难以形成有效合力,促成整体性大规模力量。建立一个闽商抱团打天下的楷模,是林时邦针对当前形势而构思出的对策。
2011年初,由林时邦倡议发起的海西联盟公司——海西控股在山东成立,并在全国迅速响应开来。海西联盟秉承“海西资本、融通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山东为中心,发展全国各主要城市。目前,已有近四十家知名闽商企业共同出资在山东济南、广东佛山、陕西西安、福建泉州、广东广州、重庆等地建立了联盟机构。在国家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海西联盟与国内多家银行、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建立战略合作同盟,为海西企业家搭建了一个“互助互利、共谋发展”的平台。海西联盟的愿景是组建“海西银行”,打造国内领先的金融服务平台,服务于中小企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色添彩。
恪守原则
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也没有不需承担风险的投资。作为一名久经商战考验、战果辉煌的企业家,林时邦的成功缘于他对投资项目有一套独特的选择标准。
首先是投入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这源于林时邦谨慎稳妥的性格,从不轻敌冒进。不仅如此,他将承担投资亏损风险的底线控制在自有资本的30%以内,否则,即使项目已经在进行中,也会立刻被叫停——就如同股票,在它下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及时脱手就是幸运,输少亦赢,舍得放弃。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林时邦非常细致严格。“生意好做,搭档难寻”。他深知,每个成功企业家,几乎都有一套固有的惯性思维模式。有时,10个人就有10种想法,协同难度很大。要想达到一致的目标,形成统一的运作,成大事,谋全局,必须有容人的胸怀和境界。当然,他对这种包容也有着自己的注解,那就是对方必须是走正道、办正事,所谓“道不同,则不相为谋”。林时邦坦言:“我是个非常执着的人,想合作,先把游戏规则讲清楚,包括进退机制。一旦开始,就必须遵守规则,更要诚信。否则,即使对方再出色也不会考虑合作。不可控的事情不能做,即使是匹千里马,无法操控也不能要。”
勇立潮头
凭着对市场经济发展态势的敏锐嗅觉,以及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历练,林时邦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不日进者必日退”。林时邦深谙居安思危的道理,只有未雨绸缪才能永立时代潮头。2010年,在新三荣集团发展迅猛,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就超前把脉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大势,与时俱进,果断涉足金融资本领域,联合海峡西岸40多家知名闽商企业,发起成立了“海西资本”,成功实现从实体经济向金融资本领域的大跨越。
林时邦说,独立的闽商个体和其他联合团体的力量对比,就如同“舢板比航母”。福建企业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再加上福建人固有的“宁为鸡首、不为凤尾”、“人人都想当老板”的传统观念,使闽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发挥规模效应,大大削弱了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当务之急,必须着力打造一个“抱团打天下”的全新模式,闽商才能通过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创新发展,壮大整体实力,再通过“大河有水小河满”的资源集结反哺个体企业,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
在林时邦看来,未来世界的竞争是资本的竞争,世界经济发展必将呈现“V”型利润趋势,金融资本、物流品牌,将和研究开发、设计售后等核心产业,高踞V字最尖端的左右两端,各占利润的45%;最下面的部分则是组装生产,只占利润的10%左右。中国现在做的就是最底端的10%部分,因此,中国的劳动力就是“国际民工”,替全世界打工,赚取很薄弱的收入。过去国家采取“市场换技术”政策,现在我们发觉我们丢了市场,而先进技术也少见换进来。基于这种现状,我们要加快金融资本创新步伐,培养民营金融资本人才,占据“V”型利润顶端。联手合作,是破解危机的不二法则。面对困局,只有抱团打天下,携手二次创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金融资本的产业升级,才能突出重围,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林时邦心底有个美好的愿景,他希望尽可能多地集结闽商力量,打造一个产权明晰、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利益均分的金融资本平台。更借助这个广阔平台,帮助民营中小微企业集合资本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产生规模效应,降低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成本,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争做先驱
心怀“金融资本强国”之梦,2011年初,由林时邦倡议发起的“海西资本”在山东率先成立,并得到了全国闽商的积极响应,秉承“海西资本、融通共赢”的经营理念,覆盖山东,布局全国,扛起了民营金融资本强国大旗。目前,已在山东济南、广东佛山、陕西西安、福建泉州、广东广州、重庆等地建立了8个基地。在国家金融改革的集结号声中,海西资本与国内多家银行、金融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助力海西企业家互助互利、共谋发展。在福建晋江,由海西资本投资的中国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是全国最大的五金机电大市场之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当地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用林时邦的话来说,“海西资本”就是“为资金所有者和有才能的人创造合作的机会,一起勾画美好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