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我收到订阅的《商业评论》,第一眼就被它精致艺术的封面所吸引,迫不及待地阅读,直觉告诉我,这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杂志之一,因为这其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智慧。智慧是与生命相融的东西,在阅读《商业评论》时,我无数次感受到那种生命的充实与跃动。一年过去了,我今年继续订阅这本杂志,它仿佛知己、师长,让我须臾不可或缺。究竟是一种什么魅力让我对它如此珍爱?去年年底,在收到当年最后一期时,我想写下答案,可终究惶恐相交无多,恐见浅薄,以致迟至今日才动笔,我笃信,这是品牌化的魅力,是一种全方位的格致修养对我的诱惑。
从品牌的角度来看《商业评论》,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七个方面:
一、品牌定位清晰:《商业评论》将品牌价值定位为“解决企业难题,传播管理智慧”,这是该杂志一切市场战略的核心。这一定位是基于对目标客户、主要竞争对手、与同类品牌相比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而得出的精准清晰定位。杂志针对明确细分的目标客户: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学院精英,深入了解其需求为“具有实践价值的商业理论”和“具有理论高度的商业实务”,将杂志定位为商业理论与实务高度融合的杂志,而其他同类杂志不是过于学院化,与实践距离较远;就是过于故事化,缺乏足够的理论提炼高度,在这一点上,《商业评论》构建了与其他同类杂志的品牌区隔。《北大商业评论》虽然也是不错的杂志,但模仿《商业评论》的痕迹明显,不够独特的定位也使它始终与《商业评论》差一些档次。
二、依傍顶级品牌:在2012年5月份之前,该杂志一直与哈佛合作,在封面注明“本刊译文由《哈佛商业评论》独家授权”和“Harvard Business Review”字样,这无疑是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品牌联盟。《Harvard Business Review》作为世界顶级商业杂志,其先天足够的知名度优势很容易激发读者强有力的、偏好的、独特的品牌联想,以及对品质的积极判断与感受体验,这种优势为《商业评论》所充分利用,建立了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竞争壁垒,对于《商业评论》成为“中国管理第一刊”居功至伟。这就像我们常说的,在剑桥大学里面的草地上打几个滚,浑身也会充满书香的气息。《商业评论》依傍“哈佛”这一顶级品牌,并努力在品牌气质上与之相匹配,最大化地累积了各自的品牌优势。
三、作者群的国际化、精英化、实干化:在这个声音噪杂、判断力容易迷失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意见领袖。《商业评论》以全球视野,拥有一个庞大的精英作者库,他们有的来自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有的来自埃森哲、罗兰贝格等著名咨询公司,有的来自各行业优质企业的管理层,其中很多作者具有跨界学术、咨询、管理的丰富经验,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很多领域的佼佼者。在整合出效益的当下,《商业评论》高度整合全球各商业领域的独特卓越言论,以作者群为基石,一开始就确立了同类杂志中“意见领袖”的高度。
四、与定位高度一致的品牌兑现能力:再好的品牌定位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品牌兑现能力,只能是沙中建塔。文章是杂志的核心产品,《商业评论》栏目包括焦点主题、前瞻思维、专栏、商评案例、正知正行、最佳实践等,紧盯企业现实问题,紧随商业前沿理论;文章篇幅几乎没有限制,这为深入透彻地阐明观点或方法提供充分保证,并且能很好激发作者灵感,保证写作在审美性和实用性上的高质量。在主题的比重上采取“众星拱月”策略,即十个以内的小主题与一个大主题相匹配,就像产品链有核心品牌与辅助品牌一样,这样既能以大主题解决特定读者群集中关注的问题,又能以小主题满足分众读者群各自的关注点,从而真正做到“解决企业难题,传播管理智慧”。辅以下一期重点内容预告,保证杂志内容的延续性或新鲜感,激发读者对杂志的持续关注和品牌忠诚。
五、给予意外的惊喜:这是一个服务理念的问题,契约之内的服务要感动客户有其难度,而契约之外的服务则相对容易感动客户,“感动”相比“满意”是一种更积极的情感,更能够巩固客户关系和品牌忠诚。《商业评论》总会有一些客户回报活动,如年底赠送一本高品质的专题刊物,平时间或赠送一些读物,如今年3月份赠送《群书治要360》,每月都会推送一些高端论坛或讲座信息,等等。其他同类杂志很少提供这种超值服务,不能给予客户意外的惊喜,这种差异使客户对《商业评论》形成一种独特强烈的品牌体验,这种体验是读者在其他同类杂志中很难找到的,因此也就形成了《商业评论》的品牌差异化优势。这种优势的产生,正是基于《商业评论》抓住了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的本质:理解顾客的需求和要求并设计产品和方案来满足他们,把顾客的思想、感情、形象、信念、感知和意见等与品牌联系起来,是成功营销的核心所在。
六、与客户高度互动:很多纸质媒体都忽略与读者互动,倾向于单向传播,但是《商业评论》却创新了多种方式与读者互动,如提供作者的Email,邀请读者进行评论,邀请读者上“商业评论网”进行互动讨论,将网站精粹评论摘登于杂志,等等。与之配套的“商业评论网”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与读者的互动沟通。从客户接触点角度看,这种开放的姿态使读者在杂志和网站这两个最关键接触点上获得良好的尊重、参与、融合的客户体验。一切品牌资产都源于客户,这种体验无疑会为强化品牌信任与忠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定位高端的品牌视觉识别:杂志装帧的品牌视觉识别元素精致、艺术、有韵味,完全契合杂志本身的高端定位。封面的图画围绕每期的焦点主题来创意,如果把《商业评论》封面的文字去掉,有些封面上的画甚至可以拿去画廊展览都不为过,给读者视觉上美的享受,让人有种跃跃欲读的冲动。杂志内页也充分考虑读者的视觉体验,不紧凑的文字之间偶尔配置富有韵味的绘画图片(而非相片)以及足够读者写心得的空白,体现出对读者的人文艺术关怀。就连广告的选取也与杂志的高端定位相符,与杂志整体气质相匹配。品牌视觉识别元素是与客户直接沟通的一种重要介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客户的直觉判断。《商业评论》在视觉识别上的精心设计形象诠释了成功品牌识别的五条标准:可记忆性、有意义性、可爱性、可转换性、可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