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需要转型升级




  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这是农产品品牌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必将推动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加速推进。

  回顾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历程,必须承认,农产品已经进入品牌时代。从农产品到商品再到品牌,这是不小的进步。通过这些年政府与各类市场主体不断的努力,一大批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深入人心。比如说,吃苹果大家都知道烟台苹果,后来陕西苹果也上来了,而陕西苹果又首推洛川苹果。再比如,枸杞肯定是宁夏的好,但宁夏什么地方的好,地域品牌的推广又让中宁这个地方声名远播。诸多此类的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像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五常大米等等。据统计,中国农产品注册商标数从2008年的60万件增长到了2012年的125.15万件。

  但当前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问题同样明显。一方面,目前的农产品品牌还处于地域公用农产品品牌的阶段,消费者大体已经知道了哪里的农产品好,但却无法解决“买谁家的好”这个问题。地域公用农产品品牌,谁都可以使用,各类仿冒层出不穷,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屡禁不绝。另一方面,农产品品牌总体影响力还较小,标准化程度不高,安全追溯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散乱,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就是要从“有品牌”向“优品牌”转变。一是继续推进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充分挖掘地域特色与优势,开拓差异化市场。二是开掘农产品品牌深度,把目光落脚在市场的主体——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身上,把市场品牌与地域品牌融合起来,最终才能品牌基业长青。三是加快农产品品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四是要完善农业品牌的保护与管理制度。

  对于广大的农业从业者而言,从现在起就要树立一种品牌经营的理念,用品牌引领市场,以市场带动生产,不仅要生产出好产品,还要把好产品叫响叫亮,实现更高的生产附加值。品牌大体相当于人的名字,只要有品牌,就会有粉丝,有粉丝才会有价值,不再做碌碌无为的“白牌”生产。只要大家都坚持这样的理念,农业品牌建设一定会大踏步前进,带动农业的根本转型。

                             (二○一四年十二月八日)

  【首发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频道12月9日《三农中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