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卿:员工不幸福,老板的幸福就是“危楼”


卢俊卿:员工不幸福,老板能幸福吗?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老板当然可以幸福!甚至还会有人觉得,员工越是不幸福,老板就能压榨得到更多,岂不是更幸福?

  的确,员工不幸福,老板也可以幸福。戴尔厦门工厂,一个工人一天要站着装100多台机子,如果被发现工作期间坐着就会受到口头警告,而工人的工资却很微薄。据说华硕电脑的工人也有着类似的遭遇。还有青岛三和电子有限公司(韩国企业),每天都有很多员工受不了长达14—16小时的工作时间而辞职。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企业都发展得还不错,但苛责的工作环境很可能会造就第二个富士康。我认为,在员工不幸福的前提下,老板的幸福一定是危楼

  早在“2011中国EAPPCA年度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张西超就表示,近三年来,职场中员工的幸福感在逐年降低,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因为员工感到不幸福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效益。我认为这很有道理,如果员工不幸福,他的工作积极性能高吗?企业的业绩能好吗?能否留住人才都是问题,而人才是企业的命脉。另外,一个不善待员工的企业,外界对它的评价能好吗?所有这一切都会在无形之中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他认为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存在一种隐形契约,强调如果老板不能满足员工内在的愿望、期盼,员工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进一步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不同的不舒服程度,可以导致员工做出不同的反应,可能是消极怠工,也可能是辞职走人。

  所以我推断,员工不幸福,老板的幸福一定是座危楼。只是危的程度还不够高,目前并没有导致老板的幸福大楼出现倾斜、垮塌,但必须承认,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背后隐藏着可怕的危机。在中国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沿海地区的部分企业订单减少,部分企业家为了保住自身幸福,将部分小工或者初级技工,甚至中级技工辞掉,以减少成本。表面上看,这是员工不幸福,老板却幸福了。可随后,经济复苏,企业订单增多,企业急需更多人才,但因为之前将人才的伤了,很难再招到合适的人才,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