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有关领导在银监会等有关部门陪同下到京东集团进行调研座谈。座谈会上,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汇报了京东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发展思路,从商通天下到融通天下,京东的电子商务在与金融行业的结合中正在迸发出无尽的创新活力。
刘强东表示,作为一家以自营为主的电子商务公司以及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京东已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未来10年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京东致力于建设服务于全产业链的金融集团,金融服务平台已开发创新出多款适用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终端消费群的金融产品,可以满足整个供应链的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
从对公到对私网络金融全面发力
在国内所有电商平台中,京东有着强大自建物流体系和最完整的供应链基础数据。京东拥有超过4万家供应商,利用这一优势,2012年初京东开始了面向供应商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并在2013年12月推出“京保贝”快速融资项目。使用“京保贝”服务,京东供应商可以在线3分钟内完成从请款到放款全过程,无需任何担保和抵押,融资期限长达90天,还可自主决定融资金额和还款时间。
“京保贝”是基于互联网基因和客户需求的创新尝试,利用京东供应链优势、大数据平台以及互联网基金,帮助供应商提升营运资金周转效率。
经过10年发展,京东在中国B2C市场已占据稳固的一席之地, 2013年底用户达到1.4亿户,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并积累了宝贵的用户消费和信用数据及分析。
从“京保贝”到“京东白条”,利用大数据资源和强大技术能力,京东在完善供应链金融的同时,也开始在个人消费金融领域发力,利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动京东平台内供应和消费链条的良性循环。
2014年元旦,京东首个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京东白条”开始员工内部测试。2月13日,即正式上线公测。消费者在京东购物时,可以获得1.5万元的信用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30天免息期或者3个至12个月分期付款,且付款利率低于传统银行。
在困扰多家企业的信用建设方面,从2004年创立之初交易额不足1000万元,到2013年交易额突破千亿元,京东很好地解决了商品质量、支付、交付、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信用难题,通过多年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开创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京东信用模式”,特别是货到付款环节,为企业和客户提供了支付环节的信用保障。京东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线上支付手段,为网络交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付环境。京东所有自营产品均可实现货到付款,为消费者提供了最为放心的支付服务,从而逐渐建立起消费者对京东平台的充分信任,在支付环节形成信用积累。
大数据支撑互联网金融发展
京东有关人士表示,相对于传统机构,京东金融的优势在于大量数据方面的积累,样本量更大,数据更全面,更新速度也更快,这些数据可用于客户管理、征信评估、风险评估,这是京东做金融业务的基础,有利于建立风险控制模型,找到收益与风险的最佳平衡点。
京东创立时就是基于互联网思维。这个思维影响到京东的整个业务,也影响到金融业务。京东有关人士表示,京东不会做太多线下的东西,这不是京东的强项,也不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强项,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京东会致力于降低风险,力争做出一些创新。
在谈到与传统银行业的关系时,京东有关人士表示,传统金融机构有自身的强项,有更完整的体系,是京东学习的基础。京东做的是其中一些小市场,或者是一些以前没有的市场,或者是一些以前已经有但通过京东的改进能让它变得更有吸引力的市场。长远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将是一个互相合作的局面。
作为2014年京东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之一,刘强东表示,京东做互联网金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互联网金融因为是比较新的业态,现有金融政策还比较难支持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对数据的要求比较高,但其他部门提供的数据有限,不利于行业发展和信用体系建设。相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些问题将会逐一得到解决。(作者:张凤勤)
京东的互联网金融思维:从商通天下到融通天下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