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缘何入选共识人物


 

由于春节前工作和家庭的各种积攒到年底的杂事较多,对共识网第二届“共识人物”评选启事,我记得当初点击开匆匆看了几眼,对我十分熟悉的资中筠、秦前红,阵志武、萧功秦、许纪霖等几名多年来不以遗力呐喊共识、久负盛名的专家学者投了票,当时也未发现有赵薇,(也可能是太匆忙而忽略)今天当我再一次点击共识网上的评选活动启事后,竟发现赵薇豁然在列目,而且得了7448票,心中不免疑惑:她有资格参加这个评选活动吗?

认识影视明星赵薇,是几十年前看了她主演的那部《还珠格格》中她演出的小燕子一角,看过后,也就一笑置之。那个年代适逢江、朱执政兴盛一时的砸三铁,取消公费医疗、取消住房分配等众多改革重头戏。进入中年后,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捉襟见肘的人生拮据,人生前景和预期被“改革”得如负重爬坡老牛一样喘不过气来。本来,从改革开放初期,我就养成了订阅翻看《大众电影》等时尚杂志,对当时影坛上的影视明星经历和身世几乎可以说信口掂来娓娓而谈。但被当时那场改革运动改得所有青年时代的爱好、兴趣几乎全无,印象中赵薇好象凭此角色得了中国电影电视类好几个奖。进入新世纪后,人到中年,时过境迁,这二十多年来,尽管中国电影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奥斯卡金奖也拿了不少,但我早对影坛持有眼不见为净观念,几乎这些年来任由所有大腕投巨资拍摄的献礼片、新片、贺岁片,无论他们怎样不遗余力地推销、宣传、忽悠、噱头,我一概不为所动,我大约创下了几十年从未花过一分钱没进电影院看过所有这些片的个人纪录。只是在随后的家中看电视时,不时浏览下这些当年荣获各种殊荣的“大片”,但每次匆匆浏览后,只能印证我先前脑中的判断,一次更比一次失望。我庆幸九十年代后期就对中国影视的印象——大多只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场场闹剧而已。我也对未来中国影坛下了这样的预判,只要现行特色雷区不清,审查体制不改,已经播出的荣誉等身的绝大多数大片,都是这个时代昙花一现的一地鸡毛。君不见,几十年来,中国影坛不但没有诞生一部如卓别林的《大独裁者》那样宣扬真理、抨击专制独裁的影片,更没有黛德丽那样在纳粹面前毅然表现出来的气节、智慧与勇气让人敬佩的明星,只是层出不穷涌出一群群以向权力献媚、甘愿仆伏于权力的脚下,甘愿作专制帮凶的太监。今年通过冯小刚导演的春晚,更印证了这一判断。春节期间看各省市电视频道,除了只顾赚钱,罔顾良知史实,随意对历史进行编造的脑残的编剧、导演胡编乱造的国共内战片,就是西游记、水浒传等老掉牙的片,还有赵本山强奸民意的所谓东北乡村的一群歪瓜裂枣不忍目睹乱玩意,一个国家的影视和文化搞到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整个逃避现实、厚颜无耻自我意淫,醉生梦死、昏昏欲睡。今日中华之特色,多少年后,后代来评判这段历史,能留在史书上的,最鲜明莫过于影视明星群体的奴化、犬儒化、太监帮凶化。

赵薇入选此次共识人物的原因是因拍摄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获得的什么什么奖,如今国内影坛上各种奖项多如牛毛,它们大多是这个已经被亿万观众逐渐抛弃的小圈子内轮渡座庄的自娱自乐狂欢而已。赵薇导演的这部影片,我也只是近日偶然搜索到电视的电影频道上看了一会而已,窥一斑而见全豹。无论是片中人物表演、台词、场景和旁白,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段真实生活,实在相差甚远,这样的影片只能哄骗90后的红尘物欲群体,对象我这样亲身体验经历过的那个时代中年人,影片内涵台词的肤浅、虚构表演能力的欠缺及社会体验生活与知识的贫乏令我不忍目睹,我敢说,让我去导演这样的影片,理应也比赵薇强一倍。

我的印象里,赵薇近年来只是以影视明星身份马不停蹄的到处出席各种嘉宾场合,对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贪污腐化、拜金主义、社会道德堕落、人心不古等民怨沸腾的假恶丑泛滥的现实,好象没有发表过只言片语,也无针贬时弊抨击专制邪恶之小文,更无摆事实讲道理义正词严,一针见血令网民叫好的中篇评论;对一个既看不见她关注社会民生,也看不出追求社会公平公正思维,更看不见为社会底层民众鼓与呼的道义勇气担当,只频频表现出其要么是一味昧着良知对权力厚颜无耻地歌功颂德、要么痴情于钻进故纸堆里逃避现实、粉饰太平以登上影视富豪榜为己任的她来说,以一知半解的所谓青春剧,就入选共识人物,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鉴于此,请共识网共识人物评选委员会能列出赵薇入选令人信服的理由,及赵薇近年来刊发于国内各知名网站的倡导说服左右群体,凝聚共识的观点和文章,令我拜读。须知,共识网此次共识人物评选的宗旨是“共识网始终以在大变革时代寻找共识、推动社会转型为己任”。标准是“为了向那些在各个领域为凝聚共识而做出独特贡献的人表示敬意” 按照此标准,赵薇缘何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