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三多”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在一些地方,村级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尤其在城中村、城边村等有卖地收入的村,财务“三多”现象更为突出:一是白条领款多。村干部培训费、伙食费、甚至村委会建设工程都是用白条领取,并美其名曰:“是节省税钱”;二是大额支付现金的多。有些村拆迁补偿、土地补偿、上级专项转移支付都是由村干部代领,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三是借条长期不入账的多。有的村干部为村委会办事借出现金后,几年未入账,造成资产状态不实。
造成上述问题原因主要是:一是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在规范要求上认识不到位,甚至有的单位领导就是违反财务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二是基层工作人员法制观念不强。财务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三是现金占用不合理。个人借款未及时收回或业务人员工作拖沓,未及时进行业务结算,出现大量白条抵库;四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国家审计部门无力量安排农村审计。乡镇与县农业局对财务监管责任互相推逶,由于条件限制又成为审计的盲区,因此村级财务管理的问题,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督控制。
为此建议:一是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履职。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农业局、县民政局和各乡镇要通力合作,加强对本村财会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经常性联合检查,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村级财务管理搞好整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把问题消灭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二是村委会要完善内控制度,定期盘点现金,及时结算业务;三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检查,对严重违犯村级财务管理的人和事要依法依规从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