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平
如果我们对大国领导人正在做的和他怎么想的,能一眼看得清清楚楚,那只能说明:或许是他做错了。否则,那就是你比起他的智慧还差得远。
一开始,我也看不懂普京总统在乌克兰局势发生巨变时,对其垂手可得的克里米亚何以要采取那种很容易被“抓辫子”的方法直接“出兵占领”,而且好像是不顾一切地撩起西方舆论一片哗然。之后,他居然我行我素,毫无畏惧,该做什么还做什么。“环球时报网”为此刊文说:“普京昏招不断”。
是吗?不是。恰恰相反,此时,普京需要的国际气氛包括上述“舆论哗然”的效果。你骂他希特勒也好,你指责他不遵守国际规则也好,他均会按照自己的工作节奏,有条不紊地推进克里米亚“弃乌入俄”过程。而且,把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版图还不是普京智慧的制高点,他的真实想法是要让美国最终看到:你不会把我怎么样!你也不可能把我怎么样。
自从普京在去年的记者见面会上公开阐释:美国违反国际法准则监听世界各国,我很羡慕“奥巴马不会怎么样”……此时,即已预示着美国管理国际秩序所使用的双重标准,将在不久某一天被普京亲手废除。我早就说过,普京讲话惜字如金,一个短句背后常有海量信息和惊涛骇浪。
克里米亚原本是俄罗斯的囊中之物。从历史渊源到现实条件、从自治状态到民心归向,对这块曾经送出去的国土找机会再收回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普京却选择“技术失误”路径将其收回。更让美国惭愧的是:普京占领他国不费一枪一弹,不流一滴鲜血。“技术失误”之后却丝毫没有犯下反人道主义的滔天之罪——这简直是在羞辱伙伴。让当年前苏联也想不到的是:普京会给被占领一方一个好的结局和收场。前苏联和美国先后占领阿富汗却没有想到后果。
此前,人们一直在议论: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今,普京则正在把这种深刻变化由后台推到前台,从暗中外交智慧推向公开外交比拼。这显然不同于冷战时期,而是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一种标志性大事件。
面对维护国际秩序的双重标准:你犯了规则我拿你是问,我犯了规则你只能羡慕“不会把我怎么样”。普京照葫芦画瓢,画出了克里米亚这一出。
这一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双重标准将从此失去约束力。那些有能力的国家只要不像美国那样挑起分裂制造冲突使他国长期动荡不安,而像普京一样把后果想清楚,似乎谁都可以不再害怕双重标准,且去做点惹火国际舆论的大事。现在,该轮到美国好好反思过去了:你是老大,你有错就应该带头向国际社会检个讨认个错,承诺不再监听世界各国了,这样,岂不就有了良好开端吗?很遗憾,希拉里这些著名政治家都没有想到普京的智慧是在羞辱一种虚伪,还真的跟着舆论一起起哄,想想你是被动了,还是主动了?当舆论一片哗然之后,你又能怎么样?
只有中国沉稳,不想把别国怎么样,才会有中国国家主席那种针对俄罗斯的中性评价:“事出有因”。这一次,普京的胆量终将被认可为大国外交新纪元。此事对中国置身于国际事务的影响如何?我不清楚。但至少可以判断:对中国国内事务经常所面临的西方双重标准的压力,显然会减轻许多。
美国对他国“出师有名”却使他国动荡不安、平民伤亡无数;普京对他国“出师无名”却能保一方自治平安、平民无一伤亡。我们把这一道“世界疑难问题”郑重地交给奥巴马同志认真思考。
胡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