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瑞安方言:汉字读音便查》小册子


关于《瑞安方言:汉字读音便查》小册子
 
       下列《瑞安方言:汉字读音便查》薄薄册子,得之于20多年前瑞安亲戚家。
 
 
                                    
                           图一:被墨弄脏的原封面(粉红色招贴纸)扫描 
                                                 图二:清洁后封面图
 
            图三、图四:  扉页说明、部首目录(系采用书写纸正反面)以上铅印
                                   图五  正文1、2  “油印”于有光纸,对折后装订
                                                          图六  正文末页
 
该小册子只有在扉页末行印了“编者 1982.4”,其他处未找到有关编者姓名的落款。据悉瑞安方言最大程度保留了“汉语古音韵”,用瑞安方言来朗读古典诗词、韵文等会觉得押韵格外悦耳。以致于在温州地区流传有“瑞安出才子”之说法。近年来,人际流动交往频繁,方言受到很大“冲击”,如何保留纯正方言,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而三十二年前,是谁做了此好事,又不愿意留下姓名呢? 这是余想知道的”底。
 
附录:转载“瑞安方言童谣”
(一)
发布日期:20131021 - 09:50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655
连日来,由瑞安市语言艺术学会、瑞安市音乐家协会、瑞安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 “瑞安市首届方言童谣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洗沙汏沙
这首歌谣是大人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时唱的。一般是父母亲面对面站着,一人双手握着孩子的双脚,另一人双手拎着孩子的臂膀,让孩子仰着悬在半空,然后一边模仿洗沙动作一边唱,既可锻炼孩子的胆量,也能逗孩子开心。如果是在孩子们之间玩这个游戏,就改成两两相对而立,双手对握,然后同样一边模仿洗沙动作一边唱。
洗沙,汏(1)沙,   1)汏:方言音同[dā]”,指冲洗或类似筛的动作。也有地方说汏沙,洗沙。下同。
半升米,半升糠,
捣米捣砻糠,
捉头猪儿会吃糠。
洗沙,汏沙,
半升米,半升糠,
煮饭散花花(2)      2)散花花:方言谐音,意为散开来,揉不到一起。
酱油搭(3)(4)炊虾(5)3)搭:方言谐音,意为与、和。4):方言,音同,意为兑换。下同。
5)炊虾:方言谐音,指芒种虾皮。
洗沙,汏沙,
半升米,半升糠。
煮粥兴朗汤(6)          6)兴朗汤:方言谐音,指汤水很多,料很少或粥很稀薄。
阿娒(7)吃底(8)一忽(9)(10)到天大光7)阿娒:方言,对小孩子的昵称。也有地方说娒娒意思
相同。下同。(8)吃底:方言,意为吃进去。(9)一忽:一, 有两种方言
读法,文读念[yǎ],口语音同 “(有的地方变音同),此处取口语音。
一忽,方言谐音,意为一觉。(10)汪:方言谐音,意为小孩子安然入睡。
11)天大光:大,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念[dā],口语音同,此处音同天大光,意为天大亮。也有地方说大天光,意思相同。
 
 
这首歌谣是两个孩子面对面牵着手一边学木匠拉锯一边唱的,属于恶搞类歌谣,但是反映出当时锯木板师傅家中儿女一大群,生活非常艰难的现实。
咕,嘎(1)         1)叽咕,嘎咕:象声词,指拉锯发出的声音。
解板老师(2)(3)红裤。2)解板老师:方言谐音,指锯木板师傅。(3)着:方言音同,穿的意思。
下同
红裤着弗牢(4)       4)着弗牢:方言,音同脚火牢,意为裤带松了裤子往下掉。
端起(5)摸归(6)逃。   5)端起:方言谐音,原意是提起(裤子),引申为快捷、起劲。也有地方说劲起
意思相近。(6)摸归:方言谐音,意为往家。
逃到县前头7      7)县前头:瑞安老城关地名。
8个单分头9   8)捉:方言谐音,意为拾取。(9)单分头:方言,指一分钱的硬币。
买只酱菜头10     10)酱菜头:方言,一般指腌制过的白萝卜,这里指白萝卜。
煮起一11罇头12 11)一: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念[yǎ],口语音同 “(有的地方变音同),
此处取口语音。(12)罇头:方言,指陶瓷做的大的宽口容器。
阿一夹一夹            13)一:此处念[yǎ]   14)一:此处取口语音。
阿二想汤喝             15)喝:此处念[hó]
阿三拔双箸             16)箸:指筷子。
阿四流眼泪,        
阿五逮阿妈讲           17)逮阿妈讲:方言谐音,意为跟妈妈讲。
阿六头打肿,
阿七端起咪             18)咪:方言谐音,意为撮着嘴小口地喝,相当于
阿八挟箸添             19)挟箸添:方言,意为再挟一筷子。
阿九走啦到,
阿十眙眙罇头匪恁燥21 20)眙:方言,音同,意为看。(21)匪恁燥:方言谐音,音同
能燥,意为东西被吃得精光,一点也不剩。
 
(二)
发布日期:20131028 - 09:56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546
连日来,由瑞安市语言艺术学会、瑞安市音乐家协会、瑞安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 “瑞安市首届方言童谣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点脚雷盘
唱这首歌谣时,一般是由多位小朋友围坐成一圈,模拟幸运大转盘,选其中的一位小朋友站在中间一边念歌谣,一边逐个用手指点每一条脚,念到最后一个字时点到谁的脚,谁就把这条腿架到另一条腿上,变成一条腿参与下一轮游戏,如果第二次还是点到这个人,这个人就要起身替换站在中间的人负责点脚
点脚雷盘             ①雷盘:方言谐音,指类似幸运大转盘的东西。
盘到南山,
七星北斗             ②七星北斗:指北斗七星,这里为押韵故意倒装。
挑星牛牛             ③挑星牛牛:也有人反映小时候是念作挑星盲牛。受口口相传的限制,作
为后人的我们目前只知其音,不知其意,暂时无法揣摩其最初的寓意。
猪蹄马蹄,
扭只脚脚并拢米恁齐④扭只:方言谐音,意为哪只。⑤并拢:也有地方念作闭拢,意思相近。
⑥米恁齐:方言谐音,音同米能齐,意为整整齐齐。
 
懒汉歌
这首歌谣是模仿懒汉的语气唱的,目的是讽刺懒汉不愿干活,尽给自己找借口。
天光露水白洋洋,               ①天光:方言谐音,意为早上。下同。
宁可日昼晒太阳   ②宁可:也有地方说愿光,意思相同。下同。 ③日昼:日,有两种方言读法,
,口语音同,此处音同。日昼,意为中午。 ④晒太阳:方言音同
太阳。也有地方说干翁添,意为再干一会儿。
日昼太阳上晒落    ⑤上晒落:方言音同上帅落,意为上往下直直地照射下来。也有地方说热轰轰,意为热哄哄。
宁可黄昏夹暗摸 ⑥黄昏:此处音同闲昏⑦夹暗摸:方言谐音,意为在黑暗中摸索着行走或工
作。也有地方说暗蒙蒙,意为黑乎乎。
黄昏蚊虫嗯啊啊 ⑧蚊虫:方言,音同门虫,指蚊子。⑨嗯啊啊:方言谐音,象声词。也有地方说“                                 叫巴巴叫啊啊,都是指很多蚊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很吵闹。
宁可明朝天光起五更11⑩明朝:方言音门焦,意为明天。11起五更:方言,意为早上很早即起床。五更,大约在凌晨四五时。古时夜里以更计时,有专门的更夫负责
打更报时,晚上89时打一更,1011时打二更,次日凌晨零时至1时打三更,23时打四更,45时打五更,早上67时打六更。
 
(三)
发布日期:20131104 - 09:54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564
连日来,由市语言艺术学会、市音乐家协会、瑞安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 “瑞安市首届方言童谣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娒娒,你真早
,娒,你真早,        ①娒:方言,对小孩子的昵称。
半夜割晚稻;
晚稻未开花,
带你吃黄瓜;            ②带你:也有地方说弗如。下同。
黄瓜唾恁淡            ③唾恁淡:方言音同退能淡,意为很淡,没有一点味道。
带你吃橄榄。
橄榄忒清味           ④忒:方言念[tóu],意为太。⑤清味:方言,意思是清新爽口。也有地方
有酸味,意思是有点酸。
带你吃糖蔗            ⑥糖蔗:方言,指甘蔗的一种,比现在市面上经常看到的甘蔗硬且细,多
用于榨糖。也有地方不加区分把甘蔗直接都叫做糖蔗
糖蔗密密争            ⑦密密争:方言谐音,指一节节很密很多。
带你吃金杏            ⑧金杏:方言,音同金幸(第一声)金奈,指石榴。
金杏满肚籽。
带你吃糯柿            ⑨糯柿:方言谐音,指柿子。
糯柿都是娘儿11        ⑩都是:此处音同恶是    11娘儿:方言谐音,意为核。
带你吃江蟹钿儿12       12江蟹钿儿:指小螃蟹。
江蟹钿儿十只脚。
13起棒儿赶喜鹊,     13背:方言谐音,音同,意为拿。
喜鹊尾巴长,
14着该乜15叫该乜。   14眙:方言,音同,意为看。15该乜:方言,音同该娘,什么的意思。
 
红蚱蜢做新人
红蚱蜢,做新人   ①红蚱蜢:方言,蚱蜢中的一种,肚皮呈红色。②新人:人,有三种方言读法,
文读音同,口语音分别同,此处音同。新人,意为新娘。下同。
老鼠做媒人        ③媒人:方言音同媒能,也可说成媒宁
虎蚁哟哟抬轿,   ④虎蚁哟哟:蚁,有两种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同额(第二声),此处音同
(第二声);虎蚁哟哟,方言,对蚂蚁的昵称。
飞萤光光点灯,      ⑤飞萤光光:方言谐音,指萤火虫。
飞丝啦网儿织布帐⑥飞丝啦网儿:方言谐音,指蜘蛛。 ⑦布帐:方言,指蚊帐。
老鼠皮翼扇风凉,    ⑧老鼠皮翼:方言谐音,指蝙蝠。
猫妞当局长       ⑨猫妞:方言谐音,指猫咪。 ⑩局长:方言谐音,指厨师。
吃谷雀儿11肚石长胀1211吃谷雀儿:雀,有两种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同,此处音同
吃谷雀儿,方言,指麻雀。12肚石长胀:方言,音同肚寨胀,意为吃撑了,肚
子胀得慌。
蚊丝蝇儿13端矮凳, 13蚊丝蝇儿:蚊,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同,此处音同
蚊丝蝇儿,方言,指一种会吸血的小飞虫。
端到水缸边,14叫皇天。14    倒:方言音同擂倒,意为跌倒。
 
(四)
发布日期:20131111 - 09:56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373
连日来,由市语言艺术学会、市音乐家协会、瑞安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瑞安市首届方言童谣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摆摆摇摇
摆摆摇摇,糯米汤圆,吃爻汤圆做亲眷  爻:方言音同,语助词,相当于
摆摆摇摇,摇摇摆摆,                     亲眷:方言,指亲戚。
摆来金,摆来银,摆来铜钿好娶亲。 娶: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语念[qiǎo],此
处念[qiǎo]
田鸡送人情,担水满淋淋 人:有三种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分别同,此处音
 满淋淋:方言谐音,意为满满的。
古老童谣,来自故乡城哪,来自故乡城。
蚕豆拕籐拕上排,落茄开花朵朵生。 拕上排:拕,方言音同大(第二声),指蔓儿生长(伸
展)。拕上排,指蔓儿伸展到竹排架上。⑦ 落茄:方言谐音,指茄子。
圣井有口圣井水,潮基有个涨潮岩。
金鸡山上啊金鸡啼,诸葛村真有个卧龙峡。
有心青柴烧猛火,无心燥竹烧冇⑧烟。 冇:方言,念[náo],意为没有。
红花尽好用绿叶配,山头垟下紧相连。 尽好:方言,意为再怎么好。⑩ 山头垟下:方言,意为乡下城里。
兄妹同心啊,办事业,过年摆个庆功宴啊。
北麂岛上挂红灯笼,人民广场搭个大戏台。
 
牧童对山歌
这首歌谣属于对歌类,带有游戏性质。它的最大特点是问题和答案都是开放式的,虽然问题的格式是统一的,但内容可能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回答,只要符合预设条件,就能过关。一方回答完毕顺利过关以后,就可以由答题者转变为出题者,如果回答错误,接受事先约定的惩罚之后也可以转换角色。该游戏可以在孩子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大人和孩子们之间进行。可以一人出题一人答题,也可以一人出题,多人答题。主要是训练孩子的联想应答能力。
问:该乜圆圆生天边?该乜圆圆生眼前? ①该乜:方言音同国娘,什么的意思。下同。
该乜圆圆生头上?该乜圆圆生身边?    ②生:方言谐音,意为在。下同。
答:月光圆圆生天边!眼镜圆圆生眼前!   ③月光:方言,指月亮。
箬笠圆圆生头上!铜板圆圆生身边!   ④箬笠:方言音同鸟老。也有地方说岩老
问:该乜弯弯生天边?该乜弯弯生眼前?
该乜弯弯生头上?该乜弯弯生身边?
答:月光弯弯生天边!眉毛弯弯生眼前!
头梳弯弯生头上!刀儿弯弯生身边!⑤头梳:方言,音同头丝,指梳子。⑥刀儿:这
里指牧童带在身边的割草用的刀。也有地方说草刀
问:扭宕有座茅竹山?扭宕有块流肚岩?
扭宕有株大松树?扭宕有对狮子岩!⑦扭宕:方言谐音,音同扭荡,意为哪里。下
同。⑧大: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念[dā],口语音同,此处
音同。下同。⑨狮子:方言音同湿子
答:南山有座茅竹山!焦坑有块流肚岩!
水坑有株大松树!上硐有对狮子岩!
 
(五)
发布日期:20131118 - 10:19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360
连日来,由市语言艺术学会、市音乐家协会、瑞安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瑞安市首届方言童谣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蹿——蹿——蹿
蹿--蹿--蹿--,蹿条鲤鱼九斤半。      ①蹿:方言,音同,意为使劲往上跳。
鱼头鱼尾嵌自吃,当中送亲眷②嵌自吃:嵌,方言念[kò]。嵌自吃,方言谐音,意为给自己吃。
下同。③当中:鱼的中间部分。④亲眷:方言,指亲戚。
蹿--蹿--蹿--,蹿条鲤鱼九斤半,
头尾嵌自吃啊,当中送亲眷。
哎!嘿!先人后己,真真了弗起。 ⑤人:有三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分别同
,此处音同。⑥弗:方言音同,意为不。下同。
继承古代孔融人挑小梨。 ⑦人:此处音同⑧小: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
语音同碎(第二声),此处两种读音均可。下同。
先人后己,从我做起,小小年纪真真了弗起。
十二月谣
正月灯,二月鹞      ①鹞:方言音同,指风筝。
三月麦螺当鬼叫。      ②麦螺:方言谐音,指用麦杆做的小笛。
四月冷清清,          
五月龙船鼓咚呀咚咚声,
六月河里好泅河儿    ③泅河儿:方言,音同就和儿,意为游泳。
七月墙脚正好捉蛐蛐④墙脚:方言,指墙根。⑤蛐蛐:方言,音同雪雪,指蟋蟀。
八月生糖月饼迫牙齿 ⑥生糖月饼:方言谐音,指一种夹心糖月饼,属于瑞安地方名产。⑦迫:方
言,音同,意为粘住。
九月甘蔗甜丝丝。
十月吃桔亦吃柿,      ⑧亦:方言,意为又。
十一月冬节吃汤圆,    ⑨冬节:方言,指冬至日。
十二月糖糕印状元11 ⑩糖糕:方言,原指加糖做的年糕,后泛指年糕。 11印状元:这里指在年糕
上印古代状元的图案。
 
(六)
发布日期:20131125 - 09:27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310
连日来,由瑞安市语言艺术学会、瑞安市音乐家协会、瑞安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 “瑞安市首届方言童谣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阿娘 阿娘
这首歌谣反映80岁的老奶奶心灵手巧做事周全,从儿子娶媳妇到孙子上小学,每一件事都倾注心血,时时为子孙操心,处处为子孙着想。
阿娘阿娘,             ①阿娘:方言谐音,指奶奶。    
八十做寿桃;
阿哥娶阿嫂,           ②娶: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语念[qiǎo],此处念[qiǎo]
做件青布袄;
阿嫂养阿侄,           ③养:方言,意为生下。
银铃戒指弥勒佛;
阿侄做对周      ④做对周:对周,方言,意为满周岁。做对周,意为举办孩子满周岁的庆贺仪式。
做双花鞋光溜溜;
阿侄上书院
钉鞋雨伞备周全。     ⑤上书院:方言,意为上小学。
燕儿 燕儿
燕儿,燕儿,飞过殿儿,殿门关,飞过山,
山也平,地也平,①也:方言音同。下同。
飞到山下打火轮②打火轮:轮,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同 打火轮,方言谐音,
意为翻筋斗。下同。
火轮打到鲤鱼滩,
鲤鱼娶亲,      ③娶: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语念[qiǎo],此处念[qiǎo]
蛙蟆拜经     ④蛙蟆:方言谐音,指蛤蟆。⑤拜经:方言,意思是到庙里拜佛,并把经书请回家。有
的地方说挑灯,意思是提着灯笼,是民间娶亲的一大风俗。在马屿、陶山、高楼等地
还有一些村民至今保留这一风俗,即娶亲的当天由两个孩子挑着一对灯笼走在迎亲队伍
的最前面。因此这种说法应该更合理。但是拜经的说法流传更广。
田鸡送人情   ⑥田鸡:方言,指黑斑蛙。⑦人:有三种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分别同
此处音同
姜太公公做媒人⑧姜太公公:一种浮在水面的飞虫。⑨媒人:方言音同媒能,也可说成媒宁
屙苍打锣嘭嘭响,⑩屙苍:方言,音同乌(第四声)苍,指绿头苍蝇。
虎蚁11抬轿乌鸟鸟1211虎蚁:蚁,有两种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同额(第二声),此处音同
(第二声);虎蚁,方言,指蚂蚁。12乌鸟鸟:方言谐音,音同乌鸟(第一声)
鸟(第一声),意为黑压压一片。也有地方说头皮胀(谐音),意思是貌似很厉
害,声势非常浩大。
抬到雀儿13桥,      13雀儿: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同,此处音同。雀儿,
一般指麻雀,也泛指小鸟。下同。
雀儿闹喊14叫;     14闹喊:方言谐音,意为很多声音汇在一起,很杂、很响。
抬到络麻15园,     15络麻:方言谐音,指麻。下同。
络麻踏爻完16     16踏爻完:,方言音同,语助词,无实际意义。踏爻完,方言,意为
全被踩坏了或糟踏完了。
 
(七)
发布日期:20131202 - 11:15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297
连日来,由市语言艺术学会、市音乐家协会、市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 “瑞安市首届方言童谣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流浪歌  
这首歌谣从侧面反映了瑞安周边各地不同月份的主要物产。
正月莲花响叮叮,    ①莲花:也叫唱莲花,瑞安曲艺曲种之一,现为瑞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
目。过去曾经是流浪汉四处讨生活的一种方式,一般唱过之后可以换一点吃的或
用的东西。
二月唱起隔壁听,    ②隔壁:指邻居。
三月茶山唱茶叶,
四月东海唱乌贼,
五月外桐唱苎麻,     ③苎:方言音同箸(第二声)
六月走归早稻黄,     ④走归:方言,意为回家。下同。
七月梅底唱西瓜,     ⑤梅底:地名,具体方位不详。
八月外地唱棉花,
九月九里唱麦麦    ⑥九里:地名,在今莘塍街道辖区内。⑦麦麦:方言谐音,指蚕豆。
十月走归拣稻失     ⑧稻失:割稻时失落在田里的稻穗。
十一月香山唱焟烛,
十二月还着屋角。 ⑨还着:方言,音同烦脚,意为还要。⑩勼:方言,音同,意为蜷缩成
一团。
 
                               唐僧取经
唐僧取经咚咚咚,
门先走着个孙悟空    ①门先:方言谐音,意思是面前。②走着个孙悟空:也有地方说走个孙悟
,意思相同,都是跟着孙悟空的意思。
孙悟空,走得快,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③面: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密(第一声),口语念[mǎi],下同。④跟着个:也有地方说跟个,都是跟着的意思。
猪八戒,嘴生长,       ⑤生:方言,意为长得。
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胡须长,
后面有个老老娘       ⑥老老娘:方言谐音,对老大娘的不敬的称呼。
 
(八)
发布日期:20131209 - 09:44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267
由瑞安市语言艺术学会、瑞安市音乐家协会、瑞安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首届瑞安方言童谣大赛日前落下帷幕。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动物送亲
狗儿做新妇,蛙蟆打铜鼓;①做新妇:方言谐音,意为做新娘。 ②蛙蟆:方言谐音,意为蛤蟆。
牛儿抬轿,羊儿跳舞;
鸡破柴,鸭烧火   ③破: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同,此处音同,意为用
刀破开,劈成两半。④烧火:方言,指生火做饭。
老鼠拔箸叫腰痛,    ⑤箸:指筷子。
猫妞兜饭叫辛苦。   ⑥猫妞:方言谐音,指猫咪。也有地方说猫儿⑦兜饭:方言,意为盛饭。
 
正月灯
正月灯。二月鸢           ①鸢:方言音同,指风筝。
三月麦杆做吹箫 ②吹箫:方言,指箫,乐器的一种。也有地方说鬼叫,意思是麦杆吹出来的声音
像鬼叫。
四月四,戏眙眙           ③眙:方言,音同,意为看。
五月五,过重五           ④重五:方言,指端午节。
六月六,晒棉褥   ⑤晒棉褥:方言音同帅棉熟。有人反映在陶山一带说洗狗畜,意思是在六月六
这一天,要把家中所有的东西包括狗这样的畜生都拿出来洗了晾晒干净,以免发霉。
七月七,巧食喜鹊啄 ⑥巧食:七夕节的应节食品。全国各地都有七夕节做巧食、吃巧食的风俗。相
传最早是为了借以呼唤喜鹊去搭桥,以便让牛郎织女夜渡银河相会。不同地方的巧
食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所用的原料也各不相同。瑞安民间的巧食一般用糯米混合粳米加糖做成,呈手指状。⑦啄:有两种读法,文读音同,口语念[dǎ],此处念[dǎ]
八月八,月饼嵌芝麻。⑧嵌:方言念[kò],意为镶嵌。
九月九,登糕送娘舅⑨登糕:方言谐音,指的是一种米粉做的甜糕点,形如圆塔,一般有五层,是
登高节的应节食品。⑩娘舅:方言,指舅舅。
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
十二月,糖糕11印状元1211糖糕:方言,原指加糖做的年糕,后泛指年糕。12印状元:这里指在年糕上印古代状元的图案。
 
(九)
发布日期:20131216 - 14:12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291
由瑞安市语言艺术学会、瑞安市音乐家协会、瑞安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首届瑞安方言童谣大赛已正式落下帷幕。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送索面
白面粉,做索面。
索面白,送嘞伯伯。①嘞:方言谐音,相当于。下同。②嵌:方言谐音,念[kò],意为给。下同。
索面长,送嘞嵌阿娘    ③阿娘:方言谐音,指奶奶。
索面细,送嘞嵌邻舍    ④邻舍:方言,音同零细,指邻居。
索面汤,分嘞嵌大家。       ⑤大: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念[dā],口语音同,此处念[dā] 
索面香,阿爷吃爻还爱添 ⑥爻:方言音同,语气助词,相当于⑦还爱添:
方言谐音,意为还要。
吃馄饨
娒娒,你相能     ①娒娒:方言,对小孩子的昵称,也有地方说阿娒②相能:方言谐音,
意为乖乖听话。
阿妈嵌你吃馄饨。          ③嵌:方言谐音,念[kò],意为给。
馄饨汤,喝眼光     ④喝眼光:喝,有两种方言读法,口语念[hó],此处念[hó]。喝眼光,方言,意
为喝了以后眼睛雪亮雪亮的,也有人说吃眼光        
馄饨肉,配白粥;     ⑤配:方言,意为搭配……或就着……吃。
馄饨皮,配番薯;
馄饨碗,吃爻倒端转⑥爻:方言音同,语气助词,相当于⑦端转:方言谐音,意
思是端回到原处。
 
(十)
发布日期:20131223 - 09:16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次数: 226
由瑞安市语言艺术学会、瑞安市音乐家协会、瑞安广播电视台文化经济频道、瑞安日报培训中心共同发起的首届瑞安方言童谣大赛已正式落下帷幕。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瑞安童谣,弘扬瑞安民间传统文化。
喜鹊尾巴长
喜鹊尾巴长长,
打把蓬轿抬妗娘   ①蓬轿:方言谐音,意为把竹椅绑在两根竹竿上再加一个顶棚的简易轿子。
②妗娘:方言,指舅舅的妻子,即舅妈。③姨娘:方言,指妈妈的姐妹,即姨妈。
妗娘抬过坑,姨娘养外甥。外甥郞,饼兑糖。糖好吃,饼兑蓆。
蓆好睏,兑汤罐。       ④睏:方言,音念[kè],意为睡。
汤罐好燎汤,兑谷仓。⑤汤罐:安装在灶膛中用来装水的罐,可以在做饭的同时利用灶火烧开水。⑥
燎汤:燎,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口语音同,此处音同。燎
汤,意为烧开水。
谷仓好积谷,兑瓦屋。
瓦屋好住,兑大路。   ⑦大: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念[dā],口语音同,此处音同。下同。
大路好走,兑狼狗。
狼狗好剥皮,兑落茄⑧落茄:方言谐音,指茄子。
落茄未开花,兑木瓜。
木瓜满肚籽,兑水柿⑨水柿:方言谐音,指柿子的一种,椭圆形,表皮黄绿色,质地较硬,一般需削
了皮吃。
水柿滚,兑鸡卵11 ⑩水柿滚:意为柿子滚来滚去。11鸡卵:方言,指鸡蛋。
鸡卵黄12,兑冰糖。   12鸡卵黄:方言,指蛋黄。
冰糖水,兑猪肚。猪肚心,嵌13娒吃爻14饱囵登15   13嵌:方言谐音,念[kò],意
为给。14爻:方言音同,语气助词,相当于15饱囵登:方言谐音,
意为吃得饱饱的、很可爱的样子。  
飞萤光光
飞萤光光,飞我门头吃麦汤;  ①飞萤光光:方言谐音,指萤火虫。②门头:方言,指门口。
麦汤烫口舌,飞去吃桑叶;③口舌:方言,音同口叶,指舌头。④飞去:方言音同刻(第四声)桑叶还未抽,飞去吃泥鳅;
泥鳅未放籽,飞去吃水柿⑤水柿:方言谐音,指柿子的一种,椭圆形,表皮黄绿色,质地较硬,
一般需削了皮吃。下同。
水柿还未黄,飞去吃砂糖;砂糖还未圆,飞去做状元。
 
                                                      甲午孟夏初二 永陵下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