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酒店开房信息泄露案谈酒店管理系统的安全


   2013年10月,多家知名连锁酒店被曝多达2000万条客户开房信息遭泄露。不到一周内,网上出现一个叫“查开房”的链接,只需输入姓名或身份证号,即可查询到包括身份证号、生日、地址、手机号等信息。酒店开房信息泄漏事件引起业界恐慌。2014年5月8日,“2000万条开房信息泄露”案在上海开审。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受理了王金龙对汉庭星空(上海)酒店管理公司的起诉。

  据悉,案件的受害人王金龙本人因“开房信息泄露”事件,生活受到巨大影响,其姓名、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甚至开什么车等个人隐私全部遭到泄露,王金龙迫不得已只能更改姓名、电话等多项个人信息,企图避免再遭受无休止的骚扰信息和电话。王金龙正是据此向两被告索赔经济损失15万元,要求其消除影响,停止侵害,并公开道歉。

  酒店开房信息泄漏事件引起酒店界的震动不小,“2000万条开房信息泄露”案的开审备受关注,对酒店管理系统安全的思考与质疑的话题也再度甚嚣尘上。

  为什么会有“2000万条开房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中国单体酒店联盟主要发起人之一,北京浩泰富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湘清先生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国内大多数酒店管理软件所使用的酒店管理系统都是采用B/S架构。简单地说,B/S(Brower/Server)架构的产品就是把服务器放在互联网上,使用者通过浏览网页来使用系统。这也意味着,酒店如果选择B/S架构的产品,那么酒店所有的数据,包括客人开房信息、酒店财务数据等都会通过互联网的服务器来保存。如果服务器遭遇攻击,酒店毫无解决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数据被窃取。比如说“开房信息泄露”事件的被告方汉庭酒店,使用的浙江慧达驿站网络有限公司的产品,就是B/S架构的产品。

  欧阳湘清先生表示,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时代,B/S架构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目前国内国外大多数知名酒店管理软件都是采用了这一架构,为了避免信息泄露,一般是不断升级修补程序漏洞。但从理论上说,服务器遭遇攻击的可能性一直存在,所以采用B/S架构的酒店管理系统就无法避免顾客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换言之,完全B/S架构的酒店管理系统始终存在着信息泄露方面的安全隐患。

  作为国内知名酒店管理软件品牌,浩泰富蓝酒店管理系统在国内拥有超过15000家酒店用户,中高档酒店用户达1200余家,使用至今酒店客户信息及酒店数据外泄的情况无一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北京浩泰富蓝科技有限公司在研发软件之初就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考虑,虽然当时B/S架构在业界普遍采用,但基于“每一个客人的隐私都应该受到尊重与保护”的富蓝公司共识,浩泰富蓝软件的集团化管理是在C/S基础上建立的,只在报表上整合集团财务、营销所必须,而入住信息均在各自酒店系统上自行保管。目前富蓝酒店软件品牌的系列产品中有经济型酒店所使用的D3系列、星级型(中高档酒店)的V4系列、特高级(超五星酒店使用)的柠檬V5系列、大型酒店集团中央预订系统以及会员管理系统都是采用了C/S架构,为中国单体酒店联盟量身定制的MHA中央预订平台也是采用C/S架构,客户详细数据只存在于成员酒店的电脑上。

  “开房信息泄露”事件对酒店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在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时代,顾客信息及商业数据遭泄密的风险性加大,如何保护酒店客人的隐私、防止信息泄露对酒店管理软件服务商来说显得犹为迫切和重要;酒店在选择软件时也要以尊重客户、保护客户的原则为前提,不可过于依赖互联网的B/S架构酒店管理系统。

  欧阳湘清先生建议,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酒店在选择酒店管理系统时,尽可能选择C/S架构的系统。C/S架构即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 结构,酒店将服务器安装在本地,其他机器以安装客户端的形式连接服务器,以实现数据同步。只要酒店内部构建局域网,服务器和客户端即可连接。离开了互联网,服务器完全没有中毒、被攻击的说法。规模稍大的酒店,都会选择将数据保存在内部,谁都不愿意、也不放心将自己的数据暴露在互联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