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中国万里行”的群访,宜多采访群众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4年5月6日
5月4日,本人写了一篇与“书香文化”有关的文章(草稿),文中写道: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被称为“书香城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一座城市具有“书香文化”的浓厚氛围和特质;一座“书香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这座城市里的各种组织在“书香文化”建设方面的参与和实践。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苏州文风盛行、人文荟萃,“书香门第”、“书香世家”层出不穷,苏州成为中国历史上状元最多的城市,“崇文”成为苏州根深蒂固的传统,“书香”成了苏州的文化土壤、城市的底色,“书香文化”也成为苏州一个重要的人文地标。
“书香文化”,离不开“书”,但是,“书香文化”,却不是局限于“书”,如同清朝人张潮在《幽梦影》里所写的:“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同时,“书香文化”不能只停留在读书的这个层次上,而是要通过读的过程,汲取书的有益营养,并创新性地运用,以追求和达到“知行合一”和在一个特定的天地里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5月5日,《工人日报》发表了《“书香中国万里行”开展北京站群访活动》报道,报道中写道:
4月24日,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书香中国万里行”北京站记者群访活动正式展开。本次活动分两条线路展开,来自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新华网、新浪网等各大媒体的记者兵分两路前往各采访地点进行了了解和访问。
本报记者所在的采访团队首先到达了诚品建筑社区图书馆。这里把底商区域建设成了会员制的图书馆兼咖啡厅,诚品文化总经理郑贺兰表示,诚品建筑十年来坚持进行社区阅读推广,通过组织阅读沙龙、文化艺术讲座等活动,营造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采访团队随后到达橡树湾社区第二书房。这里的特色则是围绕亲子教育、共同读书为中心展开公益活动。作为这里的负责人,尚品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和他的妻子认为,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才能真正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阅读风尚。而主打女性阅读的雨枫书馆,虽然一直只有微薄的利润,但每周六定期组织开放性的青年读书会,为喜爱读书的人们提供了自由讨论的空间。
北京市海淀区文委主任陈静表示,海淀区的全民阅读从年初就开始策划,不同于以往作为文化节的一个板块,今年阅读季将提升到政府层面进行推广。海淀区将充分整合区域内包括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在内的优质资源,将实体书店、益民书屋、街道乡镇图书馆等元素充分调动起来,进行走访和专家策划,突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文化高端引领以及青春特色三大主旨。
在《工人日报》发表的《“书香中国万里行”开展北京站群访活动》报道中,突出介绍了三个书香组织的领导或负责人,我觉得,“书香中国万里行”的活动,在接下来的群访活动中,除了继续采访一些书香组织里的负责人以外,如果也多采访一些曾在或正在书香组织里活跃的普通群众,应该会有更好的书“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