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在我们眼中,这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穷国。全国4000万人大概300亿美元的GDP。但是这可怜的GDP却获得了我的尊重。
肯尼亚没有石油,哦,这么说不准确,有还是有,不过多家石油公司勘探以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开发的价值。已探明储量还不够开发的投入。当然也没有天然气,有产量极少的黄金,没有宝石,象牙等禁止出口,猎杀野生动物属于非常严重的违法,可以被当场击毙。政府领导人常年就在西方“乞讨”要援助。哪肯尼亚人到底靠什么活?
肯尼亚的经济属于出口型经济,三大出口产品加上旅游构成肯尼亚外汇收入的四大金刚。说到这个,我挺佩服肯尼亚人。因为肯尼亚出口的产品不是石油,不是天然气,不是矿产,不是黄金。而是茶叶、咖啡、鲜花。肯尼亚的鲜花出口量占全球第三,欧洲市场上30%以上的鲜花来自肯尼亚,全国1/6的人口为这个鲜花行业服务。肯尼亚人在生存和环境之前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肯尼亚是一个建立在鲜花之上的国家。但是这并不代表肯尼亚遍地都是鲜花,这是两个概念。
这样一个我们瞧不上的穷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再穷的孩子,只要自己愿意,都还是能读书。全国你也看不到任何的公路收费站,铁路票价低到忽略不计。医疗管理的完善能让医生的收入低到上街抗议,领事馆区的房价4000RMB不到。教会学校可以免费包吃包住并且很容易的到欧美留学。从这些方面来看,非洲的领导人挺“笨”的,是不?
哪?肯尼亚是天堂么?当然不是。
就在首都内罗毕,拥有全球也算得上是前几位的贫民窟-基贝拉,粗略估计(确实无法精确统计)100万人以上,人均收入1美元每天。在贫民窟,没有水、电、医疗、警察等我们司空见惯的公共设施。并且政府根本无力解决,谁也没法解决百万级的难民、无文化、无合法身份的人组成的区域。这个地方别说中国人,一般当地人也不敢去溜达。讽刺的是,挨着贫民窟不远,就拥有内罗毕最大的高尔夫球场之一。
这样一个国家,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却成为联合国的非洲中心。据我所知,联合国非洲总部、全球粮食计划总署总部、全球环境什么总署总部等超多的联合国机构都设立在肯尼亚。联合国有一个专门的区域,哪里是全球主要国家的大使馆和联合国的官员的工作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