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失败并不是因为核心技术问题,而是质量问题,F3的成功就明确的印证了奇瑞,吉利的路线是错误,第一重要的是汽车质量与市场份额,有了质量与市场才有口碑与后续研发资金,但是以前的中国汽车走上一条一味自主研发的歧途,用大量资金去突破关键技术,却连基本的质量都无法保证,汽车有很多技术,应该是保证质量与销量的前提下从易到难的突破,先把一些基本技术与工艺控制做好,前期的组装与模仿是必须的。奔腾,F3,华晨汽车都是成功先例。
比亚迪是一家黑马,其赌新能源风险是巨大的,但现阶段的的模式是正确的。
一味的自主创新是个大陷阱,没把基本质量做好就突破关键技术后果就是奇瑞,吉利。本身没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忠诚的消费群体就谈品牌谈自主设计自主创新后果就是奇瑞A3,华晨一系列车型。
你连基本的市场主体都没抓住,有什么能力再在小众市场开辟蓝海?
就算你运气好车型成功了? 成本能能收回来吗?
中国汽车厂家最该做就是复制比亚迪模式,奇瑞,吉利造了十年车连第一阶段都没完成,第一阶段的概念是形成良好的口碑,良好的质量控制能力,稳定的较大的市场份额,奇瑞,吉利完成了吗? 没有大伙买奇瑞,吉利最大原因仅仅是便宜。奇瑞,吉利的低端车型不断受到比亚迪,长城,长安等厂家的挑战原因何在,消费者不忠诚。
一味的压低价格忽略质量坏了口碑还赚不到钱,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