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宽容与淡定的态度对待历史(6月11日)
关键词:历史 态度 贾春宝
历史学家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树立什么样的历史形象取决于拥有最大话语权的人的倾向性。就如中国在王权统治时代,更多的是皇帝决定自己要朝哪个方向走,然后由宰相所领导的百官的协助下,帮助皇帝实现其既定方针,至少朝那个方向努力执行。
历史就是在历代帝王的指导下被记录、被解读、被传播的。真的历史很少有被原封不动地写进史册的,从帝王对于本朝历史之人为干预,对那些不会“说谎”的史官施加各种压力的背景看来,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大体上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史官即使再想还愿历史的真相,都要担心“文字狱”对自己的迫害,西汉的司马迁恐怕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尊重历史原貌的人了,即使如魏征那样的“贤相”,都会倾向于通过不齿的行为保障自己的安全,敢于秉笔直书,对权威的帝王之罪恶行径进行批判的,就更是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中了。
有人说历史分三种:真实历史,家族历史,剧场史。而演绎历史的,除了正史之外,还有以民间传说为蓝本的口耳相传的野史,还有根据野史所形成的评书小说,还有基于小说而改编过来的影视剧,以及根据那些影视剧所做出的不同程度的解读。
即使是真正的历史,在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在不同角度看定然有所不同,比如扩张者永远是英明神武,被侵略者永远是保家卫国,失败的人是功败垂成,舍生取义,在胜利者看来,却是冥顽不化,不识时务。
在攻城掠地方面,失败者叫沦陷,胜利者叫解放;失而复得叫光复,得而复失叫耻辱。而袖手旁观的人,永远都从看客角度,有的人看热闹,有的人看门道。有的人记住的是案例并让自己拥有更丰富的间接经验,甚至在面临绝境的时候的自救,都会留出N套方案。
每个人都有将历史漂白或者拉黑的倾向性。只要有权势,就可以将跟自己有关的家族、机构与个人,都倾向于用漂白的方式,而自己的仇敌则刚好相反。即使在同一个视角,看待同样的事情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帝王将相都希望天下太平,而被统治的阶层总是寻求揭竿而起的机会,让自己翻身做主人。
还有些人喜欢用戏说的方式去篡改历史,即使是正史中存在的人与事件,都要加入很多戏说的因素,当然不能武断地说戏说就是哗众取宠,而是基于读者受众接受的目的,因为也只有戏说才能更吸引听众与观众。
不同朝代的史官的手中都有橡皮,按照领导者的意愿与选择进行观念的切换与编辑,然后在字里行间用文字来自圆其说。
即使不是对历史,就算是对我们这些人微言轻的草根而言,在每年、每个月、每天都要有的工作总结与生活回顾的时候,都难免会有修饰与包装的因素,在去争取新的工作机会的时候,都对自己的履历进行各种完善。所以我们也无须对那些装扮历史的人过于鄙夷。
假如我们以平常心去看待历史,以及那些记录历史的人,就会显得更为宽容与淡定。毕竟很多时候,对历史的态度不仅牵涉到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成败定论,更牵涉到身家性命与家族兴亡的问题。
历史也会产生一种丰碑的效果,会成为一种值得纪念的痕迹,一些人受到了激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对手则将此作为必须要进行防范的薄弱环节,而加紧防范,外人则借助各方内部力量的角逐而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然后又开启新的一轮统治与被统治,侵略与抵抗的规律。
当我们以宽容与淡定的态度面对历史,我们就会笑对沧桑变迁——那又怎样!就如市井屌丝所唱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眼见他头掉了。此间变迁又有谁说得清楚!
贾春宝
2014年6月11日星期三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