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点竞赛:学如何领导团队


 

最近读到一则关于“南极点竞赛”的真实故事,虽尘封历史已久,但对于如何领导团队获取最终成功颇有教育意义,故而在此与大家共同分享。
 
1911年12月14日,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和其他4名队员战胜了来自英国的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领导的英国探险队,第一个到达了南极点。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对于斯科特和他的团队来说,一切努力成了徒劳。
 
毋庸置疑,阿蒙森和斯科特都是英雄,都是优秀的极地探险家。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先后到达了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南极点,其英雄事迹,均已载入世界传奇录。然而,第二名与第一名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对于斯科特来讲更是如此。南极点的沉重打击使他们灰心丧气,而归途中遇难身亡更加重了斯科特一行的悲剧色彩。
 
实际上,阿蒙森比斯科特晚走了两个月,但却提前一个多月先期到达南极点,其成败并非是偶然因素,也不是什么“命中注定”,从两位团队领导的心态、行为、决策等可以看出,或许这样的结局正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优秀团队的主要特征就是“必胜的信念和明确的团队目标”。阿蒙森成行之时,本打算去北极探险,却突然得到美国的皮尔里已先期到达北极点的消息,这对于必争第一的阿蒙森来讲真是晴天霹雳!难道4 年来处心积虑的努力全都付诸东流吗?不!阿蒙森不动声色,断然决定向南极进发!在南极之行的路途中,作为团队领导的阿蒙森,天天想的都是他的竞争对手:“斯科特到了哪里?他们在做什么?他比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们怎样才能确保胜出这场竞赛?”对竞争对手的高度关注,强化了阿蒙森及其团队的目标:他们不仅要登上南极点,更要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目标明确、土气高涨、斗志高昂正是阿蒙森他们成功的关键。
 
而斯科特呢,当他收到 “我也要去南极,阿蒙森。”的信函时,他的反映是“并没把阿蒙森当作一个竞争者”,因为后者还在千里之外。在之后给妻子的信中,斯科特写道“我不知道如何看待阿蒙森,我已决定就当他不存在一样。任何竞赛的意图,都会毁掉我的计划,除了该计划,别的事似乎都不是我向往的。别担心,以为我会为他而烦恼,其实我很少想到他。”可以说,斯科特带给团队的信念是“我们要去南极”,但并没有明确“一定要第一个到达南极”,尤其没有利用竞争对手来激发团队成员竞争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优秀团队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团队领导“正确的决策和周密的行动计划”。对探险做了充分研究和准备的阿蒙森,他带了爱斯基摩狗和雪橇,所选的团队xuexihr.com/h/t成员个个都是滑雪高手,当他们向极地进发时,人滑雪引路,狗拉着雪橇飞跑,即省力速度又快,在雪地里一天走28 公里轻而易举,最快的时候,他们一天可以行进73公里。在入冬之前,他们为下一个夏季冲刺南极点行动进行了3 次设置补给站的行动,在每一个补给站都放置了足够多的食物,为了在茫茫雪海中便于寻找,他们把补给站建成高大的圆锥形雪堆,顶上插一面黑色的三角旗;四周在90 °的点上,交叉插上4 行旗帜,每行旗帜都长达10公里,插成南北向、东西向的两条直线;怕被大风刮走,每面旗帜都标上到中心的距离和方向。极地的冬季里,他们认真检修了雪橇、滑雪板等工具,时刻在做着充足的准备。 
 
再来看斯科特,他的团队成员有的竟然不会滑雪,在向极地进发的过程中不会滑雪的队员只好扔掉滑雪板,因为对他们来讲那只是累赘而不是很好的工具;斯科特也带了狗,但他更相信矮种马,认为这些小马的速度会更快,却没有想到马不像狗,不能吃主人吃的同样食物,而必须从外地运送草料,结果很多马被饿死了,而阿蒙森却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刻杀掉一些狗做为队员和其他狗的食物;晚上狗可以躺在雪洞里躲避风寒而酣然入睡,马却只能站在雪上忍受—50 ℃的风雪严寒,结果又有很多马因而病死了;狗可以在雪地飞跑,马却在积雪中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跋涉,行动迟缓,一天只能行进十几公里。当然,斯科特也做了充分准备,他带了机动雪橇,这是阿蒙森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也是阿蒙森最为担心的先进工具:因为机动雪橇不会饿,不会累,可以不用休息不停地行进,这在速度上应当会占有明显优势。但遗撼的是,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在闲暇的冬季里,既没有练习滑雪,也没有维修他们的机动雪橇,结果在他们向南极点进发时,没有多久机动雪橇就坏了,大多数马也病死了,最后只好由人徒步拉着沉重的雪橇行走,速度自然很慢。而更要命的是,斯科特在设立补给站时草草了事,在第一个补给站只堆放了一些马的草料,也没有做太多明显的标识;他也设了三个补给站,但其中有一个却偏离了正确方向,实际上不在他们去向南极点的必经之地。这些失误致使斯科特他们在回程时要费很多周折才能找到自己的补给站,而好不容易找到的补给站里却并没有充足的食物,最终使他们饿死、冻死在归途之中。由此可见,充分的准备、正确的决策、周密的工作计划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对于团队的成败是多么重要。
 
当斯科特终于到达终点时,面对南极点的挪威国旗及阿蒙森留给自己的信,斯科特痛苦万分,但他却阻止了队友要撕毁书信的举动,他坚毅地说“我们不能输掉自己。”我们只能说,斯科特虽然输掉了这次竞赛,但他仍不失为一名极地探险英雄,在艰难的回程中,他一直坚持携带重达15公斤的岩石标本以待研究。然而做为一名团队管理者而言,斯科特却不能说一名优秀的团队领导,“成功有因,失败有由”,或许他的失败经历,可以给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者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