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真:温州香港道路异同


温州最有国际亮点的,就是当地人被称为中国犹太人,但到底被称中国犹太人,(1)是誉是毁?(2)距离真正犹太人有多远?(3)而最后最重要的是,温州人对中国以至世界,可以产生什么效应?
 
首先说清的是,中国犹太人这称号,在老外圈子未流行,笔者与新加坡Roths child 罗富齐(洛希尔)银行开会,他们的私人银行头头就未听过这中国犹太人称号,估计这称号的由来,是莎士比亚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犹太人),要割债仔一磅肉的刻毒条款,传诵成世人对犹太人的负面印象。而温州人炒卖楼宇令烽烟四起,商品市场渗透又无远弗届,引起恨妒,甚至称温州人是蝗虫。
 
 
中共棒打出头企
 
若果写一部中共商史,就不得不提温州八大王事件。
 
1982 年中共严打投机倒把,将当时的所谓行业大王整肃,如螺丝大王刘大源、五金大王胡金林及目录大王叶建华,最后差不多全线坐牢,而被抓时的总资产值,无人过50 万元人民币。
 
跟着是1984 年的方培林第一个私营钱庄方兴庄,太有竞争力,逼使中国银行温州分行进入「市场」竞争模式,将利率「浮动化」,方培林不敌,八年后自愿停业,并无留下不快及不光彩。
 
1987 年,又出现所谓股份合作制的规模化操作,即由数家人出资合组企业,出现因规模化而倒闭的怪现像。根据黄瑞正的调查,是每家股东要霸位置,张家当老总,王家当厂长,出现权力分裂而败亡;到2001 年的鞋业倒闭潮,实因外扩张快,内挪资金炒卖房产而致死。
 
沿海居民营商较内陆居民优胜,已毋须赘言。当我们称颂立新的时候,立新的背后是破坏,破坏含有破坏社会,破坏秩序的意思。西方破坏较突出例子是Privat e Playboy,两本成人杂志之后变成纳斯特挂牌的PRVT 及纽交所挂牌的PLA 上市公司,温州八企犯共产主义的禁,欧美两杂志犯基督教的禁。
 
至于挑战专利经营,1993DHL 空运创办人钟普洋亦曾因创立DHL 被控侵犯英国邮政局之专营而险些入狱,政府对方培林比英国政府对钟普洋更宽大。八十年代李嘉诚以和记电话,打破大东电报局对大气电波专营权,取得合法的流动牌照,可见专营权是破出来的。
 
温州人在1985 年之前,是一个「胆」的年代,发展就全力经营,全力炒卖,当进入「力」的年代,炒卖由于有预期风险,只要输少赢多,短输长赢,矛盾较为容易解决;至于合力经营,又要进化到下一个阶段,就是「功夫」,经商与拳脚,类比起来甚相似,而这里指的「功夫」,不是英文的kung fu,而是指精密擘划。
 
 
一胆二力三功夫
 
企业的翻来覆去,踟蹰不前,不外因为治理上的四P Power (权力)、Ph ilosophy(哲学)、Policy(政策)、Policing(警备),上下求索,以当时的初阶温州企业,股东在争总经理、厂长、会计位置,然后裂权倒业,是管理幼稚之错误,后来率先制订私营企业条例,要用独立第三者当老总的做法表率全国。
 
2003 年的规模化倒闭潮,是资金使用不当的一章。在香港九十年代,上市公司大股东挪用企业资金炒卖地产股票过度倒毙屡见不鲜;二十年后,超过90%工业股,创办股东家族失败离场,可算是港温同路。
 
犹太人的旧说法是半支兵在以色列,半支兵(说客)在华盛顿。新资本时代应该半国资金在特拉维夫交易所,半国资金在纽交所;在纽交所挂牌之以色列企业可在特拉维夫交易所自动变双挂牌。
 
看来温州人要努力,他们尚停留在香港人七八十年代,进行初级投机炒卖,仍然不明资本市场、高科技等的运作。以他们的民性,应飞跃至自组真正私募基金,席卷消费品市场好,或对准新兴市场,足及东欧以至非洲亦无不可,重要的是令资金有组织、有规范、有细密,以免重蹈功夫(精密擘划)不足的覆辙。
 

本文来源:信报财经新闻,联系电邮:[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