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流域“汉中”的由来


 

 汉水流域汉中的由来

 

   “汉中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在远古时代,汉中盆地就是一个好地方。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有一天,突然从盆地中央冒出一条小黑龙。小黑龙身后是一条望不见到底的万丈深坑。坑内住往上冒水。水越来越大,淹没了村庄和庄稼。小黑龙对搬迁的人们说:"我是条神龙。我从地心打了个海眼,直通东海。你们必须为我修庙塑像,天天进贡。要不,我就要把你们这里变成水乡泽国,把所有的人全淹死!
 
   善良的人们只好满足小黑龙的要求。小黑龙就把海水赶回东海,并堵上海眼。时间长了,小黑龙的胃口越来越多,它又提出每天要吃一头整猪一条整羊。人们只好忍气吞声。可是,欲壑难填,小黑龙又不满足了,提出每天要吃一个童男童女。要不就发大水,淹死大家。
 
   人们这回发怒了,谁也不忍心把自己的儿女往龙口里送呀?只有逃走。于是小黑龙把海眼扒开。要不了多久?村庄被淹没了,来不及逃命的人们被淹死了好多好多。
 
   眼睁睁家园被毁,忽然从人群走出四个壮士,其中一个说:退后一步死,向前一步生。我们要和它决斗!
 
   于是,村民们在四个壮士的带领下,向龙王庙里的小黑龙发起进攻。
 
   小黑龙想不到一向温顺的凡夫俗子这么齐心,不觉大怒。飞上空中,向四个壮士扑去。一个壮士被抓伤了,第二个又上来···,就这样和小黑龙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就在四个壮士先后到下的时候,小黑龙也一命呜呼了。
 
   祸害除掉了,人们就合力铸造了一口几千斤重的大铜钟。由几十个人抬上,倒扣在龙王庙的海眼上。由于铜钟很重,海眼周围又是很软很软的淤泥,就深深的陷进地里,扣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海眼扣死了,水患消除了。人们为纪念四位英勇战死的壮士,就在原来的龙王庙给他们各塑了一尊像,背靠背地高坐在神龛上。神龛下面就是那口大铜钟。杀龙勇士受到人们的虔诚朝拜。
 
  以后,就把深陷(汉中方言读汉)于地的铜钟取名叫陷钟。又因为陷钟的地方位于汉江中游,久而久之,汉钟与陷钟两者相混,就叫开汉中了。
 
   传说一代又一代口头传下来。到了唐朝年间,大诗人杜甫途径汉中,曾在此结草为堂住下来。他听到传说,还特意搬掉四个壮士的塑像,发现神龛底座下,果然倒扣着一口大铜钟。杜甫用耳朵贴近一听,里面果然有咕咚咕咚的流水声。他才信以为真,又将塑像复原了。
 
   由于陷钟的下面是海眼,每天早晨,都有水蒸气像轻烟一样袅袅升起。汉中八景之一草堂烟雾就是指这个地方。

(潘世东转载于848499mm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