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上天,启开黄河,滋润山川大地,万物生灵,养育子孙后代,生生不息。
我怀着感恩的心,慈悯的爱,来读黄河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来读黄河生灵往复,春夏秋冬。从草枯草绿,叶落叶生。生死贫富,佛道儒禅中体味生命的意义。感悟人性的光辉和爱与情的力量。在生的磨难中体味阳光,在痛楚的过程中体味快乐。去感悟上天恩赐的生命快乐和生命旅程。用爱的力量面对生存的艰辛。去张扬生命的力量,去泛起人性的暖意。去复苏心灵良知。去关怀生命的感恩,生命的悲悯,生命的和谐,生命的不屈意志。这时我画了春风初起——(黄河·138)、惊春——(黄河·140)、高原日明——(黄河·142)。
高原日明——(黄河·142)想通过画面传达我理解的,我体验的,我想说的那一份情怀,那一份理解。我通过画面构架起一片橙色调的明亮环境。深思老汉和溶在橙色中的绵羊相互依偎,突然现出影子般的冷黑打破谐调。让人记忆起久远的现实和飘过的印记。春风初起——(黄河·138)我用老人与羊的交流唤起生命的平等与关爱,架构起精神的慈悲和怜悯,浮现起人性的善美和光辉。
我努力读那生命之中的关爱,生命之中的慈悯,生命之中的感恩。来丰富作品背景讯息,打通上天的大道。让上天读懂我从黄河采来的,爱的辛酸,生的欢愉,逝的无声。读懂贫穷的高贵,富贵的怜悯。读懂生命意义上的尊重。我画了云上的日子——(黄河·153)、塬上风声——(黄河·156)、静静的初春——(黄河·159)、高高的塬上——(黄河·175)。
我从黄河淘出生命的关爱和平等,尊重和依存。我画的祖孙相依,猫狗相伴,鸡来羊往,他们们与黄土同体,与黄河共源。努力使生命一同鸣唱,让画面浮现生命和谐光。这种感受在黄河中流淌,在黄土里珍藏。寻它路是用心看到的,用灵体悟的,用魂深入的。那里尽是枯后的新绿,温暖的感恩,慈爱的同情,磨难尽头的阳光。我努力在画面上注入用心看到的东西,我画了明亮的日子——(黄河·130)、温暖的中午——(黄河·136)、春天来了——(黄河·176)、月牙儿——(黄河·186)、阳光季节——(黄河·187)。
春天来了——(黄河·176)我有意拉近空间距离,平面化的置色,突出线的表现力,用线的指向暗示间架空间关系。营造一种纯净,明朗意境,清洗出一片干净的心理空间。阳光季节——(黄河·187)我则用明亮耀眼,平净如洗的阳光,照在苍老质朴,月岁留痕的老人脸上,强烈洁净的光线扶平,淡化了这苍桑的磨难之痕,岁月之痕。溶在一种黑白相交,冷暖互换过程中,折射出老人不可诉说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经历。留给人们想向的空间。
黄河福佑着子民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他们关爱别人,帮助别人,共同来抵御艰苦的生存环境,用真情实感来取得别人对自己生命尊重,质朴的心灵和情感让人心里永记不忘。我在老汉怀中羊恙的眼神里,从新房的喜气中,从给你揣饭的粗手上得到了无尚的感动。他们用伏下的身心赢得自尊,付出贫乏的物质和感恩震动你的心灵。用干净照人的内心清洗你的心灵,让你感到的是生命与心灵的呼应,在生存过程中,这种关爱、这种知足、这种感恩、这种怜悯慈悲心怀,变为一种自觉,不求回报,进入一种人性的高尚境界,演变为人性之爱,无疆大爱,成为黄河精神的根基。这种精神超越了物质,净化了心灵,让人感受到生命和谐,听到心灵的鸣唱,那是启天的慈悲,天人的合唱。
我努力集中起这些真实感受,构建自己的语言和造型系统,配器自己色彩和黑白因素,形成为想法说话的语言系统,去诉说对苍天的敬畏与感激,对生命的关怀与理解。心存悲悯的情怀,温暖的人性,深深的感恩,永远的人道。去追逐远去的童真,飘逝的红颜。去绽放草根的新绿,伸直弯曲的肢干。心怀一世的悲悯,升起磨难尽头的阳光。让知足、感恩、同情、怜悯把心清洗的更干净,让我的画面更干净,让画的意境更明净高远,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有些意义,我坚守着内心的精神理想。我艰难向前探索着……
王兆中
2008.11.25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