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之行(5):影视城


宁夏之行(5):影视城

    

    西部影视城是宁夏目前三家5A级旅游景区中的一家。它在宁夏或者银川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在银川的三个区之一的西夏区,影视城的税收贡献占到了一半。

头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还说起影视城的创始人张贤亮。张贤亮曾经在宁夏被劳动改造,据说他某次给母亲寄信时,经过镇北堡,为其建筑的壮观所震惊。当时的镇北堡,高高的围墙之内,是牧民简陋破败的住房和羊圈。我们那一代人大多对张贤亮会或多或少有些印象。他写作了《牧马人》,讴歌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这部电影后来搬上银幕,成为新时期最有影响的电影之一。后来,张贤亮还写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是一部与性有关的探索性小说,出版后曾经风靡一时。这部小说主题可能触及到某些人敏感的神经,后来似乎是被禁了。再后来,张贤亮就离开了文学创作,再后来,就听说他创建了西部影视城。在具有自传性质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张贤亮讲过他被关牛棚期间学习《资本论》的经历。那时候,唯一可以阅读的具有经济学性质的著作就是《资本论》了。张贤亮通过这部著作掌握了一些经济学知识,这大概是他后来经商的人力资本之一。我后来读杨小凯的传记,也说他在岳阳监狱服刑期间,通过《资本论》获得了最初的经济学启蒙。

到过银川旅游的人,都会说起影视城。对于小孩子和年轻人来说,因为影视城可以和那些成为他们偶像的明星联系起来,因此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他们到影视城,不仅是为了到此一游,也是为了捡拾他们偶像曾经的足迹。就我的年龄和兴致而言,很难认同作为一种电影道具和布景的“影视城”可能具有的旅游意义。对我来说,旅游的价值,或者在人文历史之中,或者在自然风光之中,或者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之中。总之不会在那些电影道具和布景中。

先进入明城景区。尽管隐隐约约可以看出一点点“牧马人”、“红高粱”、“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双旗镇刀客”的影子,可以看出一点点西部风光的苍凉和雄浑,但那些粗制滥造的布景和道具还是提不起我的兴致。我很难想象,为了“红高粱”中拍摄一组镜头而临时建造的一个土门(月亮门),何以竟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天上是炙热的太阳,地上是黄土和黄沙,闷热的天气让人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呆在厕所里竟然不愿意离开。后来参观的是清城景区。相对而言,这里的建筑要讲究一些,道具要精致一些。路边的一个木偶,还让我疑为真人。不过,道具终究是道具,布景终归是布景。这样匆匆忙忙的走马观花,并不损害旅游的价值,因为那样的旅游对我来说本来就没有多少价值。

头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有人说起张贤亮老先生已经进入癌症晚期。他很顽固,一直在抽烟。在影视城的时候,听导游说,张先生头天晚上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