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流域千年银杏谷


 

千年银杏谷

包毅国

 

 

     我们从那里来,将往何处去?

 

这里的“我们”包括人类和孕育人类的地球。尽管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些荒诞,但它却很伟大。人类在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时,视野变得坦荡开阔起来。这是对宇宙本源的思考,是对人类生命起源的探索,反映出人类这万物之灵长对于终极真理和基本价值的追求,正是由于人有了这种探索和追求,人就走进了文明。

曾放逐于湘水(襄水)与沅水(涢水)的伟大思想家屈原在《天问》中一口气问了天地、自然、社会、人生一连串的问题:“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从古至今,我们其实一致在作这些探索和思考。

人类走到今天,其理性、自觉、思考的精神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然而,我们对宇宙的判断仍处于一种驰骋想象的状态。因为我们握有的知识无法让自己进入思考、探索的地方。比方说,我们思考、探索宇宙,却无法到达宇宙的任何地方。

我们初步判断,这个宇宙已诞生了150亿年,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宇宙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还很年轻,充满活力。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这个世界里是微不足道的,它是那么普通、那么渺小,甚至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我们的地球至多是广袤无垠的宇宙间的一粒微尘。在这粒微尘里,上苍孕育了人类,赐予了我们智慧。其实有智慧的人类感到很孤独,总期望能找到自己的同类,从这时起就开始了对时空的征服。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宇宙”就是一个时空概念。“宇”是指上下四方一切空间,既无限的空间;“宙”则指古往今来一切时间,这是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无限时间。我们走进随州千年银杏谷,就是走进“宇”和“宙”的交汇点。

这是一个最能体现时空价值的所在。

这里是一座森林公园。这座森林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这里有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多的古银杏聚成的群落。公园里百年以上的银杏树达17000多株,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308株。2003年,这里的古银杏群落整体进入国家自然保护名录,成为全国最大的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

我们说这里最能体现时空价值,是因为我们人类有思想,有自己的宇宙观。我们认为在横无际涯、大无可方的空间,在无尽无休、永无尽期的时间里,最重要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个人来讲,只有一次,不可再生,不可复制,这个生命来的偶然,去则是必然。在时间和空间的存在里,我们最珍惜的是生命!

银杏是目前人类已知的生物中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属于孑遗的树种,它与恐龙同时代。因为火山爆发,还是气候骤变,冰川侵袭?多少生命在这一次次的灾难中种族灭绝,而银杏却能巧妙地躲闪而过。郭沫若赞美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动物般的性态。你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奇珍,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

就在郭沫若写下《银杏》文章的三年后,美国为了尽快结束人间的世界大战,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194586日,广岛的上空飘落两个巨大的降落伞,接着就闪现出巨大的光芒,一座城市霎间被夷为平地,14万鲜活的生命随即殒灭。核爆给人间带来了难以言说的灾难,核爆掠过的土地一片死寂。第二年春天,已被核爆烧毁的银杏萌发了苞芽。银杏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向人们述说怎样躲避灾难。

银杏树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在人类的心灵烙下深深的记忆。如果我们想获知生命的奥秘,就到这千年银杏谷,来读一读这博大深雄、简约高华、无与伦比的稀世植物。这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解读,通过这种解读,我们可以获知生命的真谛。我们只有对生命的真实状态有清晰的认知,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完整的生命。

其实,我们对生命的真实需要并不完全了解。虽然,生命的维持确实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这些物质条件的自然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比方这银杏树,需要一杯黄土,几滴晨露,就可以安身立命……这条件很容易达到。然而我们会耗尽心力为生命添加许多物质,往往生命不需要这些物质,那么生命就会非常痛苦。假设,我们为这银杏修建一个巨大的温室,为它披金掛银,实际上就是损害了银杏生命的本来状态。

想一想,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状态。我们知道,钱是个好东西,有了钱,就可以把生活安排得好一些。关键是生命本身对钱的需要并不是很多,而我们为了钱,可以拼了性命去赚钱。或者说,见了钱,眼里泛着绿幽幽的光,象饿狼一样凶残贪娈。我们把钱看得太重,就必然把名利、身份、地位、财富、权利看得重,然而这些东西其实至多是生命表面的堆积物。虽然,人的生存也需要它们,但你如果为了这些生命表面的堆积物而活着,你的生命就可能失去乐趣。

我们走进银杏谷,看到满山遍野的银杏,伟岸挺拔、华贵典雅,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大雨滂沱,它都欣然受之,不亢不卑,风吹雨淋,火烧雷击,面不改色。它不论环境,不择土壤,因而有了这连接成为群落的银杏谷。这里有银杏树510多万株,千年银杏群落集中在胡家河村和永兴村,最大的一株,树围近10米,6个人手拉手才能围住,树龄达2500年。远远望去,你就会被它那种古朴厚重、扎实内凝的气度所震慑,细细品味,我们就可以品味出生命的那种莽苍之态,雄烈之韵,挺拔之势,从而体悟出生命的高贵原是这种柔韧、刚烈、执著、质朴构成。

 

 

 

 

千年银杏谷的银杏其实是我们人类指点迷津的导师。它用自己的气质表达出来,这是植物的一种独特的肢体语言。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语言只有那些精神上真正成熟的人,才能读懂。这样的人,他的感情世界很丰富,精神世界很优秀。生命是深刻的,领悟深刻的生命必须有深刻的心灵。一个眼里只有功利、名誉、地位的人,来到这里,一定会说:“千年银杏谷,除了银杏树,还是银杏树,什么也没有。”这样的人,是看不到世界的美好的。

银杏树就是千年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在这里完美的交融,是丰富的世界和美好的生命在这里聚集,是高贵的情怀和深刻的体验在这里集合。我们人类的良知良觉在这里得以良好的成长。

银杏为人类所敬重,在于它有生命的善良、丰富、高贵。当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有深刻的感受、领悟、眷念时,才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这才是我们对生命珍惜之情至深至切的源泉。

银杏不仅仅是“金色的活化石”。它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它具有极高的经济、生态、观赏和科研价值。银杏生存条件要求极为俭朴,而有这么大的贡献,我们就感到这是真正有意义的生命。当我们走进这弯曲的峡谷,仰望远近的银杏,就会被一种伟大和崇高所包围。当人的生命被这种伟大和崇高所浸润时,就会站在生命之上,去俯视生命,体察生命,享受生命,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有意义。

进入千年银杏谷,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我们生命的本体就和世界的本体完全重叠,那么时间和空间就在这千年银杏谷定格,生命的韵律和意味就在这山峡中孕育。活着为了什么?活着难道就是为活着?如果仅仅是为了活着,那么我们与动物有什么区别。银杏那生命的意义就会给我们以启迪。连银杏这样的植物都为意义而生存,何况是人。如果我们明白人是为意义而活着,人的精神就变成了光辉的太阳。这太阳有文化输送着巨大的能量,就可以为人的生命染上绚丽的色彩。

这时,生命的苦恼就会在文化光芒的照耀下,一点点褪去,我们的心灵将呈现愉悦欢快。从实际生活的角度看,文化是没有价值的,它不能换来名利、地位、财富,但它可以抚慰生命的苦恼。

首先,文化可以孕育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人性的光辉的显现。它显现之后,很快就会丢失。如果一产生私利,这种良知良能就会丧失。比方,赵高牵来了一匹鹿,他说:“这是马。”大臣们第一反映,这是一匹鹿。这种反映是良知良能。但细细想,说是鹿就会得罪赵高,会带来许多不利。实际是功利之心认定这是马。这种功利之心就是邪念,这种邪念总是想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无利的东西。

人最基本的良知良能就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如果人的同情心麻木和死亡就是兽。我们看到“南京大屠杀”,“贩卖人口的人贩子”等等行为时,往往会比作兽行,严格说这种类比是污辱了禽兽,因为禽兽尚有本能的同情心。

良知良能需要养。我们说修身养性,就是养护人的良知良能,不让其丢失泯灭。把这种良知良能化成一种道德意识,一种坚定信念,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这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贵人格。

人生可能长成银杏一样繁枝茂叶的大树,但成长的营养全依赖这种道德人格的根系。高贵人格的起点就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为什么说动物也有本能的同情呢?因为动物也知道哺育子女,所谓“虎毒不食儿”就是这个意思。但动物不会把这种向下的爱的方向扭转,而人能够扭转这种爱的方向,这就是“孝”!父母对子女付出了生命中最宝贵的情,这是人间最深刻的亲情。小孩从出生,父母放在手上,捧在怀里,呵护备至,没有见过哪个父母说过麻烦的。人长大了,就必须回报父母的这种恩情。这就是孝,向前发展就是敬宗厚祖,今天我们祭祀炎帝神农,就是这种发展,向同辈延伸就是兄友弟恭,这叫悌,悌就是兄弟之间的关爱。人间社会有这种同情和爱就有了完整的秩序。

人有了善良,就可以成为好人。好人与坏人分界的起点和最终的界线就在这一点。文化是培育善良的产床,更是滋润心灵丰富的源泉。人活着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就可以幸福地活着。活着是一种无意义的生命活动,幸福地活着则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命活动。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让自己在有限的存在中获得生命的快乐。生命的快乐必须来源你内心的丰富。如果你把生命的过程放在了赚钱上,你的眼里就只看到了钱,一门心思地想着怎样赚、怎样花。买根绳子一样粗的金链子戴着,开着宝马、奔驰,以为能赚能花就是丰富。其实幸福的真正源泉是心灵的丰富。因为精神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人的精神层次的满足往往不能用具体的东西和事物来衡量,它是个人内心真挚的欢愉和幸福。这种欢愉和幸福大多来源于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精致。一个心里只有钱的人心里往往很贫乏,但没有多少钱的人,任然可以成为精神上的贵族。财富的多少并不一定代表着精神的富有程度。

人还有一种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做人的尊严,做人的原则。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往往会把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让我们想起一句口号“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这种对死生的选择,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屈求的意识。它不是崛起者和暴发户的炫耀,不是生命落魄的自我解脱,而是在最困苦、最黑暗、最艰难中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执着和坚守。这就是高贵的生命。

养护这种做人的尊严,首先就要尊重别人的尊严。我们有许多人以为自己有些钱财,有些才气,有些权力,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这时,就不去维护别人的尊严,就不把别人当人,看不起。实际上这是不把自己当人。我们尊重天地,天地就回报给我们厚爱。我们不尊重它,无限止地索取,乱扔白色垃圾,你怎么能够得到天地的厚爱?从这一刻起,你实际上丢失了自己生命最宝贵的东西。

人活着,就是四个字,幸福、优秀。幸福是生命的状态,活的单纯就幸福,所以要保护生命的单纯。优秀是精神的状态,一个人有善良的本性,有丰富的心灵,有高贵的灵魂,精神上就优秀。

 

 

 

 

李祖刚和他所引领的玉龙公司专门为开发千年银杏谷组建了古银杏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我觉得他是体悟出生命真谛的人。他认为千年银杏谷有独特的生命底蕴,能把这种滋润和孕育生命的环境开发出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生命的真实状况,其实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人的大真、大善、大美。这是一件积德积福,给自己积福、给子孙积福的事。

510万株银杏,千年以上银杏古树308株,百年以上的17000多株,这是一个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再出现的数字。这里天人合一的田园风光再加上这个举世无双的数字,对生命本身就是无限的磁性和张力。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植物学家常把银杏与恐龙相提并论,并称之为植物界的大熊猫。银杏果又称白果,它的价值在食用和药用的功效究竟有多大功能,我们尚不能精妙地把握。因为我们目前掌握的科学技术无法破译它的秘密。科学家们从核爆爆心中被核爆摧毁的植物中,能在翌年春天神奇萌芽的现象中感知,这是能逃脱核幅射厄运的生命。于是在研究中发现,银杏能产生一种至今科学也不能制造的化学分子。所以,它被专家们视作世界上最神奇的生命。

银杏是第四纪冰川运动所遗留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银杏的类起源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银杏的目则起源于2.5亿年前的二叠纪,银杏的属则诞生于1.9亿年前的侏罗纪。冰川运动,气候剧变,银杏类的植物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灭绝。欧亚大陆的东南部特殊的地理环境,银杏才得以生存。巨大的气候变化和海陆变迁,对银杏是一次又一次严酷的考验,能经历苦难考验而获得的品质和质量,是来之不易的,它就不会轻易丧失。持有这种品质和质量的生命本身就具有深刻的底蕴。这说明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是多么的强大。正是银杏这种历经苦难而特有的品质和质量,引起了世界各国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首先是银杏叶内含丰富的黄酮醇和内酯,这对人体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巨大的疗效。接着人们发现银杏叶的内酯对肿瘤的治疗前景喜人,而接着人们又从银杏中提取了清除人体自由基,以防止老年斑,护肤美容,美颜,返老还童。韩国甚至视银杏为高丽参外的最佳保健资源,禁止出口。人们对银杏的研究,从形态学、细胞学、生态学、遗传学、营养学、分类学等多学科全面展开,银杏的奥秘正在被智慧的生命一层层揭开。

食用白果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从我国的宋代,银杏果被列为贡品的那一刻起,就说明我们的先祖已开始破译它的奥秘。湖北蕲春的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写道:“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清代张璐璐在《本经逢源》中记载: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医治多种疾病。

在中国素有“医食同源”之说。银杏果为药用还是为食用,实难辩泾渭。所以,我们不必去强行划分它是蔬食之用,还是药疗之材。如果我们把银杏作为珍贵、高尚的食物原料,在食用中是一种精神享受,并把观赏和食用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从中体悟出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和诚处世、凸现其教化功能,这就是文化。这种文化可以使一个很广阔的群体,在一种相同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相同的教化,从而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相近的价值观念,还有习惯话语及风俗,大家的心相同,于是亲切、凝聚。在这千年银杏谷,凝固着生命的激情,在流淌着和谐圆融的气息里,呼吸着充满负离子的洁净空气,感受着无声胜有声的宁静。这时,才真正感受领悟旅和游的精妙。

今天,太多的旅游,是匆匆忙忙掐着钟点在风景中留影,在热闹中拥挤,在消费中疲惫,全然没有去寻求与天地的和谐,在恬静中陶醉,在逍遥中自在,在品味中养生。李祖刚开发千年银杏谷,实际上是构筑一处生命的愉悦和谐净土、心灵的宁静憩息家园。我以为,他是深切认识了旅游文化产业,而且进入了一种很高的境界。

他把千年银杏谷定位为生命之谷。他觉得这里的开发要围绕和、静、怡、真展开。

“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其中充溢着智慧,沉淀着追求,诠释着思想。进入银杏谷,是阳光下的山脉,翠涌树冠,是依山就势的生态村落,是连片成群的银杏群落,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爱。在这静谧的环境里穿行,本身就是“太和”。中国文化把万事万物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太一”,是大和小的结合,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小就是大中的那一点。无论大小都是由阴阳构成的,而且它是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园融和谐过程。旅游穿行在静谧的山谷,这就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和谐圆融的过程,这就叫太和。李祖刚就是通过这种引导让人们走向心灵丰富,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他眼前的世界也是丰富的,他的感受也是丰富的,这样的人就不再是简单的人,什么也看不到的功利之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他的生命就一定是幸福的。这种和就是一种襟怀,一种境界。

从这种境界中,很自然就走进了宁静。宁静是一个与天地相通的新境界,它是一个平和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能回归到生命的本来状态。这时,你才能真正认清楚生命的本体,生命的表面堆积物。这就叫静生明、静生虚,静可以明察,可以入微、可致良知,止于至善。

这时,千年银杏谷会给你送来一顿让你终生难以忘怀的银杏宴。这是精心设计的以银杏为原料的烹、炒、煮、炸、煎、炖等色香味俱全的精美饮食。那色、香、味、形俱佳的食物必然撩动你的思想感情,唤醒美好的记忆,从而体验全身心的舒畅和怡悦。这时,你才真正体悟到什么叫“心旷神怡”、“销魂夺魄”。唯有这种身心的享受,必然带来精神的升华。这就是我们走进了“和”的境界。

只有这样,我们就可以很顺利地走进“真”。“真”就是精诚之至。在千年银杏谷,是真山真水真银杏,在物之真中,必然会有情之真,进入生命的本真,领悟生命的本真,就是性之真,就是在无我的境界中放飞自己的心灵,达到古人说的“全性葆真”。这就是贵生、重生、保生。

千年银杏谷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以淡泊的情怀,旷达的心胸,超脱的性情,舒适的心态品味生命的本真,把自己的感情和生命都融入天地宇宙大自然。生命原来如此精彩动人!

 

 

 

 

一个从没有去研究怎样保护生命、追求长寿的时代,肯定是需要英雄的时代,一个需要英雄拯救的时代,必然是多灾多难、艰苦卓绝的时代。虽然有照射千古的英雄出现,然而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来说,一定是可悲的。因为这个社会一定聚集着足够的丑恶和悲哀,隐藏着太多的苦难与不幸。这时太需要惊天动地的英雄出来,这种呼唤对于一个时代来说,一定是不幸的。感谢无数英雄拯救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因为英雄的出现,才结束了丑恶与悲哀、苦难与不幸,才出现了富足和充裕、宽容和开放、安宁和幸福。

千年银杏谷就是一个曾经诞生过英雄的地方。古银杏群落的绿色世界里,有先辈的足迹踏踩出的一条革命传统红色旅游路线。

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还没享受到生命滋味就丢性命的时代,那个时代太需要热血和青春。李先念在千年银杏谷通电就职新五师师长年仅32岁,陈少敏担任中共鄂中区委书记兼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政委时36岁。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义无反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研究生命、切磋长寿、享受生活、修生养性。孟德期鸠说:历史苍白的国家是幸福的。这是一句内涵极为丰富的话,与我们走进千年银杏谷时,面对英雄亲笔题写“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时,我们的心就可以平静下来,思索品味人生。

无数有着执拗精神追求的英雄,他们的思想和信仰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生命享受幸福。李祖刚不是英雄,他感到自己能幸运地生在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让更多的生命能体验幸福的过程,其实是做人善良、丰富、高贵的本份,只要人具有这种品质,就会被更多的人认同和尊重。他觉得千年银杏谷是上苍馈赠给我们随州的一片生命福地,如果经过他和自己团队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享受上苍的赐福,也是这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赋予他的一种使命。

我们都是平凡普通的人,这也是一个不需要英雄救助的时代。平凡生活构成了我们永恒的核心,如何让我们平凡的生命是一个有滋有味的过程。实际上,不需要出现英雄的时代,恰恰最需要重视的平凡生命的价值,如何让平凡的生命具有价值、让平凡的生活能够完美,就是这个时代的重大成就。

我以为李祖刚具有一种超越性的目光,他就从喧闹和浮躁中看到这块具有世界遗产性质的地方。说它具有世界性,你可以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去寻找,能找到这么集中、这么多的古银杏群落吗?说它是遗产,是这里的自然和文化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这里是最适合生命憩息的平台和载体。建好这个平台和载体,让更多的生命远离喧嚣和浮躁,忘记名利和身份、权力和利益、地位和财富这些生命表层的堆积物,切切莫让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浪费在这些表层堆积物上,走进生命的本质。应该说,越是自然的东西,就越是本质的东西。实际上人世间最甜美的享受,一定是最自然的享受。

天地悠远,生命短促。在短促的生命里,应该多一点时间走进生命的本真。看看天地宇宙大自然,看看生命的灵魂。静谧的山水,似乎让时间凝固,在千年银杏谷,这时你的心就可以静如止水,那么你的镇静平和就必然带来宽厚与从容。生命的愉悦欢快有精神的、物质的、运动的、沉静的……李祖刚觉得,生命的滋润濡养,在千年银杏谷只是开了一个头,他正在着手让更多的生命智慧在这里聚集。比方说,邀请全国的养生专题研讨会在这里召开,并以此建立养生长寿文化论坛。这种论坛建立其实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生命的本真,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的乐趣。这就是一个平凡生命对更多生命的关注。再比方,千年银杏果如何就地转化成滋补生命的产品,为生命的健康提供更多的营养。我觉得工人出身的李祖刚正在成为生命的护士,精心护理着更多的生命在这里健康、快乐,充满生气与活力。

充满生气与活力的生命,就能够幸福快乐地从来处来,往去处去……

 

(潘世东转自包毅国2011415日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