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明与巍巍随州


 东方文明与巍巍随州

 

包毅国

   虽没有雄伟嵯峨的峦嶂,也没有莽苍壮阔的江河,但这里的山水为生命的发展提供了最优厚的环境,影响着人的品质和思想,这种品质和思想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改变了世界。这片山水孕育了炎帝神农,炎帝神农创造了东方文化,东方文化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发源于大洪山的涢水两岸是丰腴的土地,在不太大的土地上养活更多的人就必须精耕细作。这就需要安定的社会,稳定的人心。亲缘的聚集、理性的秩序,这东方文化的基本规则和约定俗成就在这片土地细细浸润、缓缓延伸。它象一泓清泉濡养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东方文化的核心就是把万事万物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无限大或无限小。无论大小,它都有阴阳两者构成。阴阳的分界就是北斗七星的形状。炎帝神农把身和心浸泡在洪山温泉,身心就和天地宇宙融为一个整体。天地运行规律就进入先祖的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先祖走出汤池,观测天象,发现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这就是一种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思维。炎帝神农把这发现雕刻在黑色陶豆上。6000年后温泉旁的冷皮垭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这件黑色陶豆,我们又在涢水河的下游西花园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发掘了距今4700年的太极图案纺轮。这些文物佐证了随州先民是一个掌握了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群体。掌握了规律的人必然镇静,从容、大气、平和。

“随”是多元融合不可替代的符号。它的本意就是两块土地的结合。中华文明是一个地域文明,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空间,更是一个人文空间。它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结合。炎帝能放下始祖的名利融入大中华,为多民族的融合树立了典范。炎黄融合始有“随”名。中国南北的分界就在随境内的“淮河”。走进随州,我们看到的是融合后的平衡、圆融、和谐,丰富、精致、博大、深刻。淮水是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一条特殊的河流,它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延伸和趋缓。它恰到好处地兼顾了南北文化的优长,它是那么彼此相生和谐相处。淮源漂流随州山水中找到的一块追魂击魄的所在,通过漂流去撩拨人们心灵深处最隐秘、最微妙的地方,让你忘乎所以地全身心地融入天地山水大自然之中,体验天地之广博,山水之秀美,实际就是认知自己心胸之博大,人性之伟岸。这时一股正气就会在心胸中升腾,这就是漂流的绝妙。

千年银杏谷是世界上古银杏最集中的地方,这是生命的峡谷,银杏树就是千年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在这里完美的交融,是丰富的世界和美好的生命在这里聚集,是高贵的情怀和深刻的体验在这里集合。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有深刻的感受、领悟、眷念时,就是生命的相遇,就是对生命珍惜之情至深至切的源泉。

走进随州就是走进和谐,融入整体。“和”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准则。实现“和”就要知礼乐。“和”、“礼”“乐”都是乐器。乐是和的手段,和是乐永恒的追求。编钟出土在东方文化的发源之地这是历史的必然。随州的“金声玉振”其实是牵引我们走向和谐的导师,“金声玉振”就是做人的一种人格境界,是我们走向整体的一条坦途。

走进随州,就是感受、领悟、体验文化起源,文化发展,文化未来。从这里进入,就会对东方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就可以弄明白自己文化的来龙去脉。探索东方文化的特征,就必须来随州研究其渊源。因为文化的本质是在发源的那一刻就见其端倪的,越是起源的阶段,就越是有本质性,越是能解释后来的文化特征,从而研判未来走向。

炎帝神农文化最核心的元素有族聚意识,民本思想,和合观念。其中蕴含着获得现代文明的最稀缺性资源。走进炎帝神农故里,我们就可以吸取足够的营养,提炼出有说服力的价值观。建立自己的价值和信仰,实现生命的意义。

一个能让人明白生命意义的地方,就是人们心灵中最巍峨的精神圣地。 

(潘世东转自包毅国20114月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