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之行(10):被过度开发的“长寿”


广西之行(10):被过度开发的“长寿”

 

2014年7月27日。

巴马县城所在的巴马镇,最多的建筑是宾馆,绝大多数宾馆的命名都与“长寿”有关;最多的店铺是土特产商店,所出售的大多数是与“长寿”或者“养生”有关的土特产,如火麻油,玉米面,等等。

在各景区导游的解说词中,提得最多的是“长寿”和“养生”;各个景区景致各有不同,但都与“长寿”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各景区景点的命名,也大多离不开“长寿”和“养生”;饭店提供的菜肴,菜名也大多与“长寿”或“养生”沾上点边。

可能因为缺乏发展经济的其他资源,巴马不得不将旅游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不得不将“长寿”和“养生”作为发展旅游业的支撑资源。但是,过度依赖单一的资源,势必造成过度开发,不仅会局限发展的思路,还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

著名的长寿村现在不再是一个平静的村子,而是一个喧闹的商场;它成为一个凭空产生巨额利润的机器,而不再是一个适于人们休养生息安静度日的自然环境;百鸟岩不仅仅是巴马母亲河的源头,还成为地产商借助长寿神话营造利润大厦的舞台;而百魔洞也不再是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而成为疯狂的“长寿迷信”痴迷者提炼灵丹的神坛。

旅游业被认为具有可持续的绿色性质,但巴马旅游业对“长寿”资源的过分依赖和过度开发使其整体发展的空间被日益压缩;而且,由于依托于单一资源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长寿”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已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任何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实际上也属于这一发展的范畴。在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中,人是目的,经济是手段,这种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过分追求GDP的发展模式中,作为发展目的的人被忽视,作为发展手段的经济则僭越为目的。倒因为果的发展模式,势必损害发展的基础,破坏发展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