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互联网,就不能不谈电子商务,谈到电子商务许多人肯定会首先想到网上购物。是的,网络购物作为最直接也是最终端的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很多企业也在互联网理念的感召下,投入大量精力争取在终端网络市场分一杯羹,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保健品企业也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投入进来。
如果各位网友比较细心的话,会发现一家品牌为“禾健”的电子商务公司非常活跃,该企业在上海,却辐射了部分一二线城市的一些电梯框架广告、电影院广告和LED彩屏广告,借鉴的是脑白金的广告轰炸路线,但经过仔细查证,你会发现,这些标榜着各种荣耀的保健品,撕下漂亮包装的外壳后会变得不堪一击。
一、上海禾健经销的保健品曾被工商检查不合格
早在2009年,上海市工商局对全市流通领域经销的、宣称有功效成分的食品进行了质量监测,发现其中审批文号为“健字号”的保健食品合格率达到89.7%;但卫生许可证号为“食字号”的营养食品合格率仅63.6%,质量情况令人担忧。
从上海市工商局监督抽查结果看,不合格营养食品的功效成分实际含有量与产品明示值明显不符。上海禾健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销的标注为上海互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蓓多立”大蒜精软胶囊(500mg/粒*120粒/瓶,2008.11.16生产),明示大蒜精≥3%,实测﹤O.2。
二、上海禾健番茄红素违规宣传遭曝光后雇佣黑客删帖
在2010年4月26日,海峡食品安全网转摘半岛网-城市信报的报道,报道对上海禾健时代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番茄红素违规宣传的行为进行了曝光,文章刊发后,引起了读者的较大反响,没想到该文章却在几天后被人以黑客手段强行删除。海峡食品安全网强烈谴责这样企图掩盖事实的黑客攻击行为。
而根据半岛网报道,记者接到市民投诉,该投诉称对番茄红素宣扬的功效心存疑虑。记者查询后发现,这种番茄红素和之前被曝光的用卫生许可证号冒充批准文号的胶原蛋白粉“师出一门”,均是禾健产品。
禾健工作人员称番茄红素效果很好,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对防治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等有显著效果,还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同时,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过人体器官的一些膜壁,到达人体的各个地方,从而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按照禾健的要求来服用,那么对于癌症来说,吃一年的话,癌症的症状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正是由于穿透力很强,所以能够起到治疗的效果。
看到这儿,估计大家都要笑了,保健品居然能包治百病,我只能表示呵呵,具体的深度就需要靠方舟子这样的专家来鉴定了。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第八条中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引导消费者合理使用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出现下列情形和内容:(一)含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八)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或者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的作用。”这款番茄红素到底是不是保健食品姑且不论,但它这些类似于药品的宣传,禾健工作人员的“根治 ”、“抑制”等词语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三、禾健经销的假蜂胶未给消费者说法
几年前上海禾公司销售的长葛海煌颐蜂堂标含量8.3%蜂胶曾火爆一时,产品瓶子贴上“央视上榜品牌”、“绿色球保知名品牌”,“全国产品质量放心品牌”等5项桂冠。据禾健宣传称,每天有几十万人服用该产品,在全国销量蜂胶产品中销量名列第一。还专门搞了一个“蜂胶节”活动。当时以2000元买70瓶(每瓶平均才不到30元),吸引了大消费者购买,一度断货。
一位网友也在“品牌”和“含量高、价格低”引诱下一口气为全家买了70瓶,还推荐亲友购买,至今这位网友还吃剩10多瓶。但服用这蜂胶二年多时间,感觉并没有宣传所说的降低血糖效果,血糖未降反升。去年网友发现产品在上海禾健下架了,同时带着质疑询问禾健营销人员,却回答说“该产品因未取得国家‘蓝帽子’认证,所以暂时停止合作关系,但质量是没有问题的,请你放心服用”。由此看来,禾健经销的长葛蜂胶肯定是假蜂胶,而且坑害了全国几十万的消费者。
四、禾健官方工作人员虚标价格
有网友通过报纸广告看到禾健卖蜂胶,服务很好货很快就到了,并给网友办了会员卡,后来五位禾健的专家顾问,向他推荐产品,并说进来搞活动,会员卡赠216元,可买四种产品,网友根据专家顾问的介绍,要一种减肥产品,专家顾问告诉网友说这产品544元,扣除会员卡的赠款,还要交328元。之后网友到附近药房去看零售价格,结果是68元,
笔者从另外一个行业人士内也了解到,这个保健品行业著名的品牌“禾健”,它当初就是靠着传销和会议营销圈钱起家,现在摇身一变,号称网络直销,但又有几个人知道它的面目呢?
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近年来日益成为虚假广告“重灾区”。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2012年全年和2013年1月至3月期间全国118个省级电视频道、171个地市级电视频道和101份报刊的监测数据,保健食品广告90%以上属于虚假违法广告。
同时,警方也提示,目前电视、邮寄、网购保健品、化妆品存在的欺诈陷阱较多,由于此类产品的生产地点,销售地点和付款地点一般都在不同省市,调查取证存在很大难度,被骗的消费者也难以得到相应的赔偿,只能进一步加大加强监管力度。
但消费者也需提高警惕,多长个心眼,一是对关系身心健康的保健品选购要慎之又慎,如果对产品质量不甚了解,最好不要贪图便宜从网上购买;二是身体不适或者有病痛应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保健品应选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许可的,并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勿轻信所谓的广告宣传,以防上当受骗。
=======================================================================
做一个公正、客观、正义、有道德、有爱心、有原则、为弱势群体说话的自由媒体人,中央国际广播电台《新财富时间》连线嘉宾,微博号@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微信个人号117821818,公众号jrxwzx,欢迎爆料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