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梳理


   6s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梳理

  6S管理子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作为岗位员工,更多地关注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执行什么样的标准更安全。基于此,公司对生产现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认真梳理,实现现场危害因素排查与识别、岗位操作步骤、应急处置程序的卡片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推进了6S管理有效、有序、更好的实施。

  一是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控制卡片化。按照岗位、环节、流程、关键控制点列出所辨识的岗位危险因素,逐条分析汇总后,制成岗位风险卡,发放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手中,使员工熟知现场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风险,进而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

  二是岗位操作卡片化。按照“简洁、实用、管用、可操作”原则,对公司8个工种的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优化、提炼,并制成岗位操作卡,为员工现场安全操作提供了标准保障和理论依据。

  三是应急操作卡片化。把应急预案分岗位、部位提炼成操作性强的具体步骤,并实行“三定一统”的方法,解决了员工对应急操作具体职责、步骤、措施不清等问题。

  四是HSE检查表格化。根据HSE体系要求,从设备设施、现场安全、人员操作等方面,制作日、周、月三级检查“指引表”,使巡检项目具体化、标准化,从而促进了现场6S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易派管理咨询(http://iep.essh.cn/sc/scglindex.html)总结点评:企业生产管理,做到整体规划,多方施治,分头把关,持续改进,强化员工全方位治理意识,精心构筑安全生产屏障。

  本文整理来自:河北易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