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感言
也许我没有这样的资格,但是我想用发自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来谈谈中国的教育和对中国教育的一些感受和希望.
说到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实在是令人心酸和含辛茹苦的,自美国的退还庚子赔款帮助建立起的清华学堂[留美预备学堂]起中国就开始有了近现代的高等教育的开端,自上个世纪的前半期中国的高等教育上基本就是颠沛流离,安无定所[时值八年抗战],号称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的真正的教育事业着实是令人汗颜,这么一个没有完整系统教育体系的国度要去完成现代化的国家建设事业看似真有点天方夜谭,这根本就是一个滑稽和让人尴尬的话题,谁会相信一个拥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明和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华夏文明中国既然是这么一个教育事业如此脆弱和不发达的国家,是什么让人相信它曾经辉煌的过去,又能用什么证明它的真正的文明程度,这对于中国而言仿佛就是个悖论,中国的真正的文明何在?在近现代社会它为人类到底做出过那些不同凡响的贡献而引领了人类的进程,对此中国人只怕都是心虚和汗颜的,直到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众多的中国的下一代正在成长的年轻的一辈削尖了头似的到别的国家留学镀金,几乎与他们的上几辈人无异漂洋过海远渡重洋求学求生存去了,中国人众多的孩子转眼都成了别人家的了,这几乎具有讽刺意味,对于中国人近乎嘲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么不招人待见,这么令人嫌弃,这就真真正正的是中国人的不是了,中国人所做的一切在这一事实的面前就几乎全败下了阵来,中国人不能自圆其说,中国人不能令人信服,中国也几乎是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的,因为中国到底还是个不是令人想往的地方,不是个幸福的所在,中国还是不行的,中国还是个神不守舍,神情恍惚的懵懂徒.而真正说穿了那就是中国的教育不行,中国的教育的失败幼稚和不足.
今天最让中国人不服气的就是诺大个中国神州大地占全球人口近四分之一居然就出不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屹今就只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中国人对此是心存芥蒂的不满和有情绪的,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中国人身上到底是缺少了那些基因和要素而使之无缘坐冷板凳呢?那就只有从中国人的品味和志趣去寻找答案了,中国人的品味和志趣造就了中华文化和文明,但是这一切是不是具有广泛的共识性能为更广泛的其他民族所接受和容纳并得到认同恐怕就是问题的答案了,任何一个民族的孤芳自赏和怨天尤人恐怕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的,这可能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些缺陷了,其实文化和文明是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财富,人类是能共同享有和领会的,人类的精神是相通并没有天然巨大的隔阂,就是今天放眼天下又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独善其身”而置身于世界于事外呢?几乎没有,中国人的品味和志趣就主宰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从而使中国人所为,做出一番成就和业绩进而就促成了现实中国的一切,而现实却告知人们中国的文明和文化是有缺欠和不足的,不然中国人就不会这么形影相吊孤芳自赏了.这一切跟中国的教育就离不开干戈了,究竟什么才会是中国应该具备的教育,中国的教育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才能名副其实的起到相称和应有的作用,这是中国人应该仔细深刻研究和探讨的了.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而人最根本的就是生存,说到底其实教育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获得自己真正的生命和怎么样去赢得世界和未来.这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生命,世界和未来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真正的教育就应该是具备征服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要从人的自身出发去求得这个世界的更加美好和幸福,因为这一切是人类自身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而事实上中国的现代教育是饱受诟病和存在众多疑问的,特别是至今仍无法让人释怀的上世纪的十年之久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只怕今天很多人仍是谈虎色变,唏嘘不已.为什么?中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们究竟要怎么去理解和看待,诚然,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有着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和奋斗历程,在它的历程中可以很明显的分成几个阶段,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建国后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几个时期,这一切与着中国这个不同寻常的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致力于国家民族的立足和自强到致力于国家人民的幸福和安康这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这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能建立国家就能很好地治理国家吗?也许后者才真是真正的要考验人们的能耐和本领,正如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所言,他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将国民党蒋介石政权赶到了台湾的几个小岛上,另外一件事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大陆整整十几年停止了高校的招生,直到1977年才恢复了高等教育,最急切的是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这十年究竟说明了什么?恐怕最根本的还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对这个世界的态度的彻底和根本改变,这十年的的确确是出来不少的事,一大批中共领导高层被打倒,包括刘少奇,林彪,彭德怀等等,无数的知识分子臭老九被流放劳动教养,就是今天人们都不违心的说这一切都是正确的,但是这一切却透漏出来一个信息,那就是生的伟大,人的生命的宝贵,人的生命质量的璀璨和辉煌,这一切的根本缘由就是追求的人的生命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生命才能真正赢得这个世界,进而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赞同.也才得这个国家的延续进步和发展,这恐怕就是这十年真正降临的原始初衷和真正本意,人生哪得一万年,这恐怕也是对年寿仅83岁的毛泽东的最好的注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和依赖越来越大,新建和创办了一大批新的院校,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使得昔日天之骄子的稀少的大学生变成了今天的大学生满天飞,以致连大学生扫大街的都不稀罕,这其实是个巨大的进步,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和民族心态的更加健康和合理,但是中国人要明白的一点就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是什么?就是今天的北大清华和大陆其他众多著名高校都其实还没有跻身世界顶尖著名学府,至少世界名校前三十名就没有它们的身影,这不是要泼冷中国高等教育的冷水,而是要对它们寄予更高的期望能赢得更多的中国人的心,和给这一片土地带来更多的希望.教育是干什么的?知识,智能,希望的集结地,是人们的愿望希翼和期盼之所在,试想一个国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能立得足的顶尖的著名的学府这个国家在这个世界上会有着什么样的地位?是领头羊还是走狗?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尊严,同样对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其实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尊严,象征了一个国家的全部的智识,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分量.今天的中国是要跟着哈佛,跟着斯坦福,跟着普林斯顿还是跟着牛津剑桥那就看中国人自己了,只是人们要问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智识究竟几何?不知中国人对此怎么坦然面对?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何时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能敞开心扉的世界顶尖学府?
感受生活,感知生命,中国曾经就是文礼之帮,涌现出过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造,怎么就会有一天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的灵感和源泉就断送了,中国人的慧根什么时候就给断绝了呢?不会感受生命不会享受生命的人不可能有什么发明创造的也不会有什么创新的,所谓舌根上的中国,一个如此注重味觉而享誉世界的国度就怎么不会注重享受人生和享受生命呢?可见这其实是中国人的一个短板,只有切实的注重享受生命和享受人生的人才会有不断创新的心机和动力,这也其实就是一个社会能真正不断前进进步的核心的密码,对此中国人是要加以提炼的,高质量的生命和人生才能赢得这个世界也才能真正创造世界.
只有那些能真正敞开心扉,面对这个世界和苍穹宇宙发出内心对生命礼赞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的源泉,获得生命的感悟进而获得整个世界.同样对于一个国家生命力的源泉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就堪当重任,因为这一切都要通过教育去实现和获得,这就决定了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