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球
北京时间9月26日,2014年仁川亚运会女足1/4决赛中,中国女足以0:1被朝鲜女足淘汰,这是1990年亚运会增设女足比赛以来,中国女足的最差成绩,首次无缘四强(1990年至1998年三连冠、2002年亚军、2006年第三、2010年第四名)。
记得我刚刚看足球比赛时,女足还不是正式比赛,那时在国内比赛中北京队和上海队是强队,在亚洲中华台北和中国队是前两名,而在世界上当时中国队也是前几名(虽然一直没得到过冠军)。
中国女性特别能吃苦的特点,加上那时世界上多数国家没开展女足运动,中国女足是曾经的铿锵玫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欢乐。
不过,就在中国女足在世界上领先、独步亚洲的时候,不少业内人士就指出:女足的训练体系和方法都与男足完全一致,甚至用的是已经证明在男足中也不是很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女足的。
随着男足从1980年代的亚洲前列、逐渐到亚洲二流(虽然大家都很反感这种说法,大打口水仗),那时几乎就可以预测到女足今天的成绩了。从女足亚运会成绩单中,可以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下滑曲线:三连冠-亚军-第四名-第四名,非常连续之下,本次进不了前四非常合乎常理,更何况面对朝鲜时,输了也不是什么天大的怪事。
基础
中国男足输球已经不奇怪了,倒是偶尔赢球给大家带来小小的惊喜。
曾经听中国男足宿将李辉讲过,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每到下午下学后,东单体育场上会有七八十拨孩子比赛,足球也是相互串来串去的,热闹得不得了。
现在呢?偶尔下午路过东单体育场时,我都会有意看一眼,希望有很多孩子踢球,结果却往往是令人难过的。
选材的基数不够,出现高手的机会自然会降低,这没有什么好讲的;就算是出现某个奇材、某个教练能够点石成金,就象当年的李敏宽带女子垒球、马元安带女足、金昶伯带女曲、米卢带男足,但几乎注定不会长久,否则自然规律也就不成其为规律了。
关键
我非常不愿意看到女足输球,但美好的愿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得有金刚钻才行。
与体育比赛一样,工作中也不能指望用一两个点子来解决问题,而更得靠实力才能解决问题;国人经常讲巧劲、讲四两拨千斤,但实际工作中往往行不通,聪明人更需要学会下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