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管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做管理的应该反复追问一个常识性问题,宇宙也好,世界也好,和谐的本原究竟是什么?
我们可以来玩一次“穿越”,让《共好》的作者肯·布兰佳把我们带进原始森林。在原始森林里观察松鼠的劳动过程,松鼠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天储存足够的粮食,他们开始了一年最忙碌的时光。你会看到,一只松鼠常将许多向日葵种子分几处贮存,有条不紊;有时还能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通过观察松鼠的劳作过程,你会发现在整个过程中,松鼠都是自动自发、积极主动工作,看得出他们心情愉悦、表情轻松,不仅干劲十足,而且节奏快、效率高。
我们还可以去观察海狸修筑堤坝的过程,同样可以发现,海狸们的忙碌完全是有条不紊的,无论是寻找树枝、用牙齿弄断树枝,还是在水中运送树枝,他们都以自己熟练的方式工作,他们完全自主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自主控制实现目标的过程。
我们是不是观赏到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妙图景?在松鼠和海狸的世界,既没有“胡萝卜”,也没有“大棒”,他们完全是在自动自发的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该做什么,而且知道怎样去做好。
原来,管理之道,道法自然!管理不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其实,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具有相当的理性。如果不遭受人为干扰和破坏,自然界也许是一个非常和谐平衡的生态系统,资源的配置和角色的安排都非常得当甚至可以说精巧,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在尽心竭力扮演各自角色,履行各自的职责,一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从西方落。
管理其实一直在追求这样的境界——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做好什么就做好什么。
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工商企业之所以需要管理,其本源就是因为该做什么的没做什么,该做好什么的没做好什么。
什么情况下需要管理?妻子不像妻子,丈夫不像丈夫,父母不像父母,儿女不像儿女,需要管理;司机乱闯红灯,行人乱过马路,商人短斤少两,官员贪污腐化,老师误人子弟,宠物随地便溺,需要管理;员工不像员工,老板不像老板,在岗不能尽责,工作没有效率,贡献没有回报,好坏没有标准,需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