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从2015年1月1日起,该方案正式实施。首批将涉及72家央企负责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组织部门任命负责人的53家央企以及其他金融、铁路等19家企业。今后央企高管收入不得超过本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7-8倍。笔者预测,央企限薪令或成央企涨工资的发动机,依据如下。
1、央企通过公私混合制后,资金大量引进,我们以中石化旗下销售公司为例,引进1000多亿元资金后,可以扩大投资规模。很明显,收入可以做大,那么,是否可以成为给员工涨工资的理由之一呢?
2、通过增加一些机器人,降低一些基础工人,因为他们都是低工资,如果裁员他们,就会拉高整个国企公司的平均水平。所以,国企员工要注意了,现在国企领导不喜欢裁高新薪员工,这是降低员工平均工资,就是跟自己的年薪过不去。现在国企领导人喜欢裁低薪员工,如此,就能提高公司的平均工资。
3、央企通过扩张,由于人手不够,大量招聘社会合同工,而利用央企原来的正式工成为基层部门经理,来提高工资,这就会抬高央企平均工资,那么自己的年薪也就会相应扩大7-8倍。
4、通过任期内,把一些不良资产剥离给集团,把集团一些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如此,就能粉饰市值管理业绩,也能体现出股价上的变好。市值管理是央企管理者的任务之一,如此,就可以轻松达标了。
5、由于央企上市公司资产进行“狸猫换太子”后,应该说资产质量得到短暂的变好,那么,增发、配股圈钱就名正言顺了,这些圈来的钱,可以加大投资力度,比如上马机器人、智能化等等,通过大量工作外移,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资了,如此看来,央企有可能借助提高创新、机器人来抬高工资,进而达到提高自己年薪的目的。
自古以来,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央企限薪令初衷是好的,但是,结果却未必是好的,成为拷贝走样了。所以,中央加强监管才是正事,否则央企变着法子涨员工平均工资来抬高自己的薪水,变成歪路了。当然,笔者乐意央企管理层在正确的道路上涨员工工资,即通过提高央企产品利润率、提升央企竞争力、提高央企国际影响力,通过产品创新、销售创新、渠道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综合创新,像国内民企一样通过提高业绩来提升员工薪水,这才是合理作法。问题是,央企会不会出现给员工涨薪、裁低端员工工资、上马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涨员工工资发动机这种作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