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4家电业:步入“新常态”


  产品竞夸智能、市场增速放缓、品类冷热不均、跨界挑战者众、企业转型很忙,当记者试图梳理2014年中国家电业时,前述几句短语陆续在脑海中出现,而这些产品、市场、企业出现的变化,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消费者的变化。

  1、用户

  关键词:网络化

  互联网对生活全方位渗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整体上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

  该报告显示,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转向“深入”,网络应用对大众生活的改变从点到面,互联网对网民生活全方位渗透程度进一步增加。2014 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9小时,相比 2013 年下半年增加了0.9小时。除了传统的消费、娱乐以外,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移动应用多方向满足用户上网需求,推动网民生活的进一步“网络化”。

  从被动接受到产品创新推动者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电子报社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家电企业互联网转型报告》认为,随着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家电领域智能化趋势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消费者逐渐从原先的被动接受产品的角色变成了现在产品创新的推动者,于是,企业乃至商家在产品C2B(消费者到企业)定制化这条道路上进行了更多尝试。虽然这种个性化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此种模式带来的清新之风却正在改变家电业态。

  2、产品

  关键词:智能

  智能电视将成标配

  业内知名调研机构中怡康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彩电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高”(高端、智能)、“大”(大屏)、“尚”(时尚、美观)的产品越来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中怡康零售监测数据显示:自2014年1月至11月,4K(超高清)市场零售量份额呈阶梯式的增长趋势,10月份零售量份额更是达到24.8%;智能电视零售量份额也稳步增长,截至11月份零售量份额达64.7%,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电视将成为电视的标配。

  TCL、爱奇艺联手,推出TCL爱奇艺电视;海信结盟11家视频企业,推出“聚好看”平台;康佳与腾讯携手,推出易TV游戏电视;海尔联合阿里巴巴,推出海尔阿里电视……这一次次事件,使得电视产品越来越智能化。

  其他家电也在智能化

  2014年,白色家电(指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及厨卫电器(指油烟机、灶具、热水器等)业的智能产品层出不穷。从1月到3月,长虹连续发布电视、冰箱、空调3款智能产品;3月,小天鹅、美的接连发布第三代i智能精准投放洗衣机、物联网智能空调、“SK1”智能整体厨房等,海尔也推出空气盒子,实现与空调、空气净化器的智能联动。此外,继老板电器发布ROKI厨房智能系统之后,方太也联合京东推出首款云智能厨电产品……

  业内知名调研机构奥维咨询预计,至2020年,冰、洗、空智能化产品的渗透率可分别达到38%、45%、55%左右。智能小家电也已是遍地开花、精彩纷呈,各大企业纷纷通过小家电的智能化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3、市场

  关键词:放缓

  整体告别高增长

  中怡康的测算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家电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3.2%,较2013年同期下降13.8个百分点。

  中怡康认为,我国家电行业正在经历普惠政策空窗期,加之市场需求提前透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利空因素,使得家电市场真正告别高增长时代。

  中怡康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底,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一方面,贷款利率降低将会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利于包括家电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的复苏,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楼市需求,对家电产品新增购买形成利好。另一方面,存款利率降低会鼓励消费支出,对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需求形成支撑。

  品类冷热不均

  中怡康的数据显示,家电行业内部冷热不均,不同家电品类的市场表现分化明显:2014年彩电弱市难挽,前10月零售额同比下降14.2%;冰洗产品全年低位运行,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1%、0.6%;空调市场全年走势前高后低,前10月零售额同比增长4.6%;厨卫市场增长稳健,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4%、7.4%、6.2%;生活小家电快速崛起,榨汁机、电饭煲、吸尘器等明星产品引领潮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6.5%、11.3%、30.0%;环境改善类电器持续高位运行,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前10月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6.0%、72.1%。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尽管下半年彩电销量较上半年有所回升,却依然无法扭转行业首现负增长的“困局”。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短期波动,是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4、企业

  关键词:跨界

  跨界挑战者众

  2011年至2012年,互联网企业做手机成为业界和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2013年,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彩电业;到了2014年,包括小米、猎豹等互联网企业又开始进入空气净化器等健康家电领域。

  中怡康品牌总监左延鹊认为,互联网企业涉足空气净化领域,原因有三:一是空气净化器市场处于黄金发展期,市场潜力巨大;二是空气净化器产品毛利空间较大;三是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潮流,互联网企业对空气净化器等热点产品的涉足将保持其受关注度,润滑融资环境。

  家电业转型忙

  在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入家电领域之后,2014年,家电企业不但积极向互联网转型,更向互联网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双方利用各自优势进行跨界合作。

  2014年2月,格兰仕大白电与天猫电器城达成战略合作,不仅开启了天猫电器城格兰仕白电旗舰店,而且还推出了定制产品“唯爱”系列的空调、冰箱和洗衣机。

  3月,美的集团发布了智能化发展格局的战略;随后,阿里巴巴与美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基于阿里云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实现家电产品的连接对话和远程控制;而康佳则发布了康佳转型互联网的战略目标,未来将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个智能电视的互联网运营平台;长虹基于家庭互联网的差异化终端品牌——CHiQ系列的电视、冰箱、空调则全线落地。

  4月,奥克斯与360宣布合推智能空调“自由”系列。

  6月,小天鹅发布了智能洗衣机发展战略,到2016年,六成洗衣机将实现智能化。

  8月,创维携手华为海思,联合推出应用了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量产的智能电视芯片的GLED电视。华为为创维的智能电视提供云服务。

  海尔与阿里巴巴继渠道合作后又完成一项合作,11月,双方联合推出海尔阿里电视。

  12月,美的集团与小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小米科技以12.7亿元占美的集团1.29%股份。“黑白”互补、借鉴小米互联网思维、渠道和用户群的互补是双方合作的出发点。

  打造产业互联网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张梓钧认为,产业互联网的浪潮已经来临,它将重塑产业链内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协同合作等各流程环节,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据张梓钧分析,产业互联网是产业升级的推进器,是大势所趋,但它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是技术、模式、思维上的改变,而商业运营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促发展等并没有改变,甚至会在互联网时代得到更好诠释。企业应该顺应趋势,结合自身及行业特点,寻找与互联网的结合点,选择可行的互联网之路。最后,对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应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自身及行业特点,合理应对。(北京参考记者 邓华东)

注:本人作品,原载于2015年1月6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7版。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