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4,中国经济经受住多重考验,从楼市稳健筑底,股市活泼欢腾这个表观现象看,中国智慧高层以“整饬吏治”为切割机所强力推动的二次改革创举,很显然是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中国经济新常态所对应的经济减速,并未因反腐高压下所形成的局部生产力下降和腐败资产海外囤积而出现过度通缩。只要通缩程度不大,地方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就可避免。楼市之忧,各种势力所传导的“泡沫”危机浓重色彩正在淡然褪去。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引导的资金,正在战略布局广阔的中小城镇和大农村。新一轮城市建设路径的改变,为未来的基础建设投资指明了方向。
围绕解放农村生产力所构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已如朝阳初升,激荡人心。传统势力所盘根错节布局的中心城市,虽然占据了较大社会资源,但是突围而出的新战略思维,已不可能被传统势力所扼杀。经济发展核心版图中的70后、80后等新生代开始注重于长期投资的思维,必将成为前辈在改革开放之初所营造出来的暴富思维的终结者。新型城镇集群和大农村所承载的是更有质量素养的投资群体,那是一帮富有理想情怀的创业者。我们有幸重归理想乐园。大学时期所曾经的梦想被唤醒。时代的更替,井然有序。失去理想,是短视的,是不可持续的,是不安定的,当然是危险的。
没有梦想的国度,必将是没落的国度。我们怀揣中国梦,等待着新版图的图腾。这是一个时代的重大变迁。
2014年智慧高层所铺设的经济建设轨道,需要迎接2015年经济高铁的飞奔。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农业将是引擎,互联网将是火车头,新能源和环保工业将是车身,共同托举起这列高铁的前行。值得担忧的地方,一批传统过剩产能,如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已成慢行的破车,会否拖慢高铁前行的步伐,我们将在2015年重点关注。经济的加法做得有声有色,但减法做起来困难重重。改革手术刀,刀刀致命,并非妙手可为。病入膏肓的钢铁制造,需要硬碰硬。那是国企改革的痛点和难点。这个伤不起的钢铁制造,正是2015年中国经济最为重要的挑战。
2014年,中国政府推出一些微刺激的投资手段,2015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或将如火如荼,这些都将为钢铁制造业带来生机和新希望。并未涅槃新生的钢铁制造,也会侥幸而生,或将用破败的老牛之躯,扛起那架重工业标志的破车,在2015年“奋进”。此前的大跃进深植的产能过剩“祸根”如果不通过改革根除,那将是2015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黑色幽默。
新一轮城市建设投资已然启动。如果钢铁制造行业的改革“触手不可及”,我们的未来,看不到新瓶和新酒。未来经济发展的困惑,或许会继续留给未来吧。如果是那样,那是一种可悲的社会逃避。
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在2015年,将是中国经济摆脱通缩,重归上行通道的唯一希望所在。而率先从钢铁制造入手,才是上策!在新一轮投资驱动之前,大力度推进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是2015行将上演的国企改革大幕的前奏。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