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想干到75岁再退休呀!


 我们都想干到75岁再退休呀!

====一群下岗朋友谈论人社部说‘中国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碰到几位下岗的朋友,我就说了最近人社部延迟退休的事;说人社部说‘中国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这时这些下岗的朋友可气愤了,大家说‘我们都想干到75岁退休呀,可我们有这个权力吗’?是啊!这些下岗的朋友没有一个是因为单位集体破产而下岗的,全部都是单位效益不错而被要求下岗百分之二十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这些下岗朋友没有一个是因为自己竞争不力而下岗的,全部是与领导有这样或那样矛盾而被领导强制性下岗的。虽然这些人下岗前是造‘原子弹’(指专业技术人员)的,然而下岗后却只能卖茶叶蛋;从而自己连维持生活都困难,所以都想尽快办理退休;因为每月交纳的养老金成为了他们的艰难负担,所以想办法提前退休成为下岗人员的普遍心里话。

然而与下岗人员提前退休相反的是在职干部,这些人可都是退休了还能再聘用;更重要的是不少在职干部通过权力搞到了高级职称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人,所以他们能到75岁才正式办理退休。更不可理解的是这些人即使真的到了75岁退休,竟然还能再安排一个岗位而享受在职待遇不变;如我认识的一位某院长,千方百计赖到75岁退休了;可竟然又被安排到下面一个单位去当院长,保持原收入水平不变。也就是说今天的中国社会实际干活也是两极分化,老百姓到了四十岁以后就几乎没有单位要了;所以提前退休的绝对都是老百姓,因为不退休连交纳养老金都是问题。而领导干部却不同,他们已经能干到75岁退休了;然而他们还是不满足,因为他们要‘春蚕到死丝方尽’;所以75岁退休的领导干部依然能在各个不同是实惠岗位上出现。

我们看到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介绍的“十二五”以来中国社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其实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两种体制共处的社会体制,这就是我们今天中国人都知道的体制内外的概念;中国现在体制内的就业人数大概两亿左右,而剩下的就业人数全部是体制外的产物。这两种体制带给就业者是两重天,因为体制外的就业不仅越来越艰难;而且交纳养老金也越来越困难。而体制内不一样,它是我们全民负担的结果。一方面是我们社会的所有资源全部是体制内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社会的财政收入同样也是体制内的财源。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的收入水平不是由社会上的收入决定;而是由体制内的人来领导收入水平快步前进,所以现在的体制内外的收入水平就是两极分化的两个端点;因为最高收入水平的肯定是体制内或与体制内有联系的人,而收入水平最低的肯定是体制外的人;因为体制外是自谋出路的主要经济者。

的确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然而分析我们今天社会60岁以上还有待遇诱人岗位的,绝大多数都是权力退休者或关系者;而老百姓因为生存困难,所以50岁以上的老百姓就巴不得能退休而领取退休金;因为这些老百姓不仅因为自己没有岗位赚钱,就连交纳养老金都难;所以才会产生出老百姓巴不得50岁就退休。相反我们社会的权力者全部由全民负责养老金的交纳,所以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因而这些人希望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因为绝大多数权力者都希望干到自己去世;主要是因为现在退休与在职的差距绝对是两极分化,所以没有哪个当官的希望自己50岁就退休;这也是今天的中国特色。

任何老百姓都希望自己与领导干部一样‘春蚕到死丝方尽’,可老百姓在哪里能找到这样的特权呢?正因为如此,所以提前退休的绝对是老百姓;而延迟退休的则肯定是当官的,因为改革开放这些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如果我们社会的官全部是无私奉献,我们社会能有这么多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