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
新加坡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国家,仅次于摩纳哥。
根据新加坡政府2011年统计数据,目前新加坡常住人口已达518万人,其中325万人(63%)属于本国公民,其他则属永久居民或外籍劳工,有23%本国公民在新加坡以外地区出生,永久居民约有50万人
新加坡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7岁,每户平均人口为3.5人,由于土地不足,约五分之四的新加坡人居住于一般称为组屋的公共房屋(政府部份资助购买的廉价质房屋)。至2010年,已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于4房或以上的组屋或私有住宅,住宅自给率则达87.2%。移动电话普及率则高达每千人拥有1,400支移动电话,约十分之一的居民拥有汽车。
新加坡总和生育率于2012年估计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为0.78名婴儿,小于人口置换的2.1;为了解决此项问题,新加坡政府在过去数十年鼓励外国人民移居新加坡,而大量移民也使新加坡人口并未减少。新加坡为世界上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过去十年间失业率未曾超过4%,失业率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达到高峰,失业率为3%,至2011年降回1.9%
于2009年时,约四成的居民为外国移民,为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外国移民对于国家经济相当重要,但政府考虑限制外国劳动力,外国劳动力组成了80%的营造业及50%的服务业劳动力
于2009年,在本地居民(本国公民及永久居民的总称)中,华人占74.2%,马来人占13.4%,印度裔(以泰米尔人居多)占9.2%,而欧亚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则占3.2%。
因此,新加坡不仅是除香港旺角、澳门和摩纳哥之外,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也是世界上除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以外,以华人为多数族群的地区。
新加坡的华人大部分源自中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等。
语言文字
新加坡人母语
语言 该语言为母语所占人口比例
华语 ? 49.9%
英语 ? 32.3%
马来语 ? 12.2%
淡米尔语 ? 3.3%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其官方语言包括英语、马来语、华语以及泰米尔语[41]。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但自独立以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作为不同种族社群之间的主要通行语和教学语,并将之定位成“第一语言”,新加坡宪法及法律也以英语书写,在法院中,在使用英语以外的语言也会翻译成英语;然而,仅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英语为母语,约三分之一的新加坡华人、四分之一马来人及二分之一印度人以英语为母语,且约有五分之一人口无法理解英语
新加坡有相当多人能使用双语,大多为英语及其他官方语言,不过在流利程度上有相当大的差异,能理解各官方语言的人口比例分别为英语(80%)、华语(65%)、马来语(17%)及泰米尔语(4%)。由于曾经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新加坡英语也多以英国英语为标准,新加坡式英语则介于标准英语与皮钦语之间,但政府并不鼓励使用新加坡式英语
新加坡华语是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语言,有超过七成的新加坡人能说华语,是一些新加坡华人之间主要的共同语,华语为新加坡最多人作为母语的语言,约有一半新加坡人以华语为母语[40]。但新加坡年轻一代使用新加坡式华语(Singdarin)的情况十分普遍。新加坡政府曾将2008年订立为“华语年”,不仅鼓励本国的华族国民多使用华语,同时也希望让“华语”在商业贸易的沟通场合上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尽管如此,英语仍是整个社会的强势语言,在新加坡官方与工作领域能说华语的机会不多。新加坡学校的华文程度每况愈下,很多新加坡华人在离校后也逐渐疏远汉字书写,甚至成为中文文盲。
新加坡是个闽南人(当地称福建人)为主的社会,民间普遍使用闽台闽南语,能与中国大陆的泉州、漳州人,以及台湾的台湾人沟通无碍。但自从1980年代由新加坡政府主导的“讲华语运动”(类似于中国的“推广普通话”)之后,新加坡媒体使用方言受到了诸多限制,甚至是禁止使用,从而导致大部份的年轻新加坡华人无法有效地使用汉语方言。此外新加坡政府对电视、电台的华语节目也有严格的限制:例如从台湾与香港进口的台语和粤语影视剧就必须用华语重新配音后才可以播出或上映。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大陆一致的简体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详见新加坡汉字。民间则随处可见繁简体字混用。在新加坡印度族社群当中,会说泰米尔语的人不超过50%,剩下的人均使用其它印度语言,当中有的甚至或多或少也会说点福建话。
新加坡的人口与母语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