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余立平:感悟生活 扬清激浊---读李志远杂文集《人生碎片 》


 

感悟生活 扬清激浊

 
              ——读李志远杂文集《人生碎片》
 
                         余立平
 
 
多年前,我与志远兄在同一个大单位工作,那时他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写
 
一些言论文章,并散见于各报刊杂志上。他出版的第一本杂文集《包含香
 
味的玫瑰》曾签名送给我,那大概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不久前,我们又一次见面,他将新出版的杂文集《人生碎片》送给了我,
 
这是他的第7本作品集,也是他在70岁以后加入中国作协的第一本书。我
 
佩服他笔耕不辍的精神,待后来细细品读了全部作品,更让我感到了他一
 
以贯之的人生品格:关注国计民生,不以人微言轻而任由视听混淆的家国
 
情怀;活到老学到老,用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学识充实自己,积极建言献
 
策,评说世事、针砭时弊的使命意识;用心观察体验生活,结合身边的事
 
例将人生的智慧、哲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责任感。
 
        纵观这些作品,充满着厘清真与假、分辨善与恶、颂扬美与鞭笞
 
丑的正能量,给人以人奋发向上的激励。而这种吁唤、传输,都是以事实
 
为依据,用丰富的知识循循善诱,通过讲历史、说道理,在让人信服和认
 
同中释放发挥出来的,因而也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在几十年的杂文写作中,从形式和风格上不断地做着探索和
 
创新,这就使得我们在一翻开《人生碎片》杂文集时,一股清新、鲜活的
 
气息迎面扑来。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近年来尝试的小品式杂文写作,
 
更受到读者的青睐,因而也将这部分作品放在了前面。如开篇的《言论读
 
感录》,1600余字,语言幽默,段落精干,然而信息量却不小,给人的启
 
迪和教益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引用了余光中、村上春树、乔布斯、钱钟书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卢克·约翰逊等中外名人的言论。这些言论
 
本身就使人受益匪浅,而作者又进一步生发开来,结合自己的体会,或画
 
龙点睛地予以充分说明,或引申延宕出另一层新意来。如在引述当代著名
 
作家乔叶所讲的“一位80岁的老太太的乐观哲学——好时:这么好,有啥
 
可说的;不太好时:还不太坏,有啥可说的;太不好时:还不到最坏,有
 
啥可说的;最坏时,不会再坏了,有啥可说的;开始变好时:会越来越好
 
,有啥可说的……”作者对此评论到:仿佛有点阿Q精神,其实是随缘智
 
慧和知足心态的高度体现。也许,正因为这样,她才如此高寿吧。再如作
 
者引用一位无名氏的话“走众人都选择的老路是最安全的,然而经常会遇
 
到交通堵塞”之后,话锋一转,提出“另辟蹊径——创新,固然有风险,
 
但却是通向目的地的捷径。再说,既然老路常会堵塞,迟早会有更多的人
 
跟你一起走新路的,并不孤单”。《言论读感录》引用了十位人士的言论
 
,不仅涉猎的范围广,通过点评,作者更将蕴含的道理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阐述出来,文彩飞扬,生动活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象《言论读感录》这样言简意赅的精湛短文,还有《杂读碎想》《小悟
 
小札》《生活之鸡零狗碎》《官场拾零》《俗语别议》等十数篇。这些文
 
章看似信手拈来,嬉笑怒骂,实则是作者几十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的反映,是他认真读书思考,时时观察感悟生活,留心世事和社会变迁对
 
人们思想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而将被点燃的思想火花绽放出来,让人眼前
 
一亮、豁然开朗的辛勤劳作的成果。这些作品顺应当今全媒体时代的特点
 
,不刻板,不说教,没有长篇大论,避免居高临下,多以身边事和热点新
 
闻为例,亮明观点,讲清道理,因而能够入眼入心,受到欢迎。
 
《人生碎片》的另一部分内容是针砭时弊和反腐檄文。应该说,作者的这
 
些文章大部分是发表在腐败比较猖獗,“腐败有理”“腐败不可避免”等
 
歪理邪说盛行时期。对这种行为和言论,老百姓是看在眼里,气愤在心头
 
,但腐败分子仍然我行我素,毫无顾忌,社会舆论也存在某些模糊不清、
 
反驳无力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作者理直气壮地坚持以先进的思想、理
 
论予以引导,厘清是非,扬清激浊,发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正义之
 
声。
 
        如发表在2012年7月17日《杂文报》上的《仇腐及其它》一文,
 
就从“仇腐”“羡腐”“容腐”“反腐”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对腐败的歪
 
理邪说进行了驳斥。在“仇腐”中,作者写道“针对社会上风传的‘仇官
 
情绪’,有智者说‘人们不是仇官,而是仇腐’,言之有理”。接着,作
 
者在界定了“腐”的种种内涵后,说到“如此之腐,榨取民脂民膏不说,
 
还严重威胁民众人身安全,践踏民众人格尊严。危害之大,罄竹难书,人
 
们焉能不仇?”。在“容腐”中,作者对“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
 
关键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这种似是而非的谬论,列举出“这对有些
 
人来说如获至宝,于是大呼小叫,‘是啊,要容忍腐败啊’,一些腐败官
 
员更是眉开眼笑,还振振有词,‘终于道出我们的心声’”。作者在指出
 
这些“容腐”的奇谈怪论后,严肃而深刻地写道:深想想,“容腐”无异
 
于“养痈”,迟早“成患”。到头来,想必民怨沸腾,国无宁日,历史车
 
轮倒行逆施!这显然是对社会正义的一种反动。如此浅显的道理,民众岂
 
能不懂?所以,无论对于什么程度的腐败,人们的共识当是“是可忍,孰
 
不可忍!”。
 
        在《人生碎片》中,这种“路见不平一声吼”,敢于同混淆是非
 
的错误观点交锋,来匡扶正义的声音时时可闻,处处可见。如《官场拾零
 
》《要“人气”不要“官气”》等。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加大了反腐的力度,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老虎
 
苍蝇一起打”。作者与人民群众一样感到欢欣鼓舞,为反腐倡廉,落实中
 
央八项规定进一步从理论上、从执政党的性质和要求上进行鼓与呼。《自
 
觉走进笼子》《谁该反思?》《当官本应难》等一系列文章便也应运而生
 
。如在《自觉走进笼子》里,作者指出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
 
,所以领导干部对手中的权力应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有所约束才行。如果
 
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由,不能自控,使权力运行偏离方向,不仅
 
危害人民利益,最终也会害了手中有权者自己。对当前有些官员感到 “
 
上边对官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后“不自在、不自由了
 
,感叹当官难啊”等的不良情绪,作者条分缕析地指出,这不仅不是坏事
 
,而恰恰与其相反,是好事,好得很。读着这样有思想、有论点、有事实
 
依据和逻辑分析的文章真是头脑清醒,心里畅快,感到倍受鼓舞。
 
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出,志远的杂文集《人生碎片》不仅仅是我上面罗列的
 
那些内容,它是他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思考感悟,具有社会学的蕴含,是
 
他几年来的心血结晶。志远既是一个学者型的作家,更是一位把杂文当“
 
投枪”“匕首”,敢于“亮剑”,胸怀磊落的共产党人。在向他致以敬意
 
的同时,我祝愿他在杂文写作的道路上更加坚实地走下去,不断攀登新的
 
高峰。
 
                     (余立平  金盾出版社编辑)